南京明故宮遺址建商業項目續:專家稱地下或有文物
日期:2016/12/14 11:20:4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在明故宮皇宮遺址西南角40萬平方米的地塊上,一個總投資額達200億元的商業地產項目——中航科技城,正在火熱建設中,引發各界關注。人民網記者分別連線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祁海寧、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辰生及開發商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追蹤報道。祁海寧表示,中航科技城項目確實是在明故宮皇城遺址上,考古范圍內沒有施工,但遺址地方很大,考古面積很有限。據其經驗來看,開發項目下面應該會存在文物。中航科技城項目相關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透露,工作仍舊正常進行。
距今已有600年歷史的南京明故宮,系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創建、其子朱棣擴建,整個建設過程逾時20年,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而中航科技城項目就緊挨著西安門。隨著工程的進展,在該地塊不時有黃色的琉璃瓦和青花碎瓷片出現。
考古結果9年“秘而不宣”? 官方:已出書公布
早在2006年金城科技大廈項目(中航科技城的關聯項目)開工前,文物部門就對這附近進行了考古勘探,並發現了文物遺存。那麼為什麼9年以來,一直沒有向社會公布?南京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9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通報稱,早在2009年由南京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南京明故宮》,就已經對之前明故宮區域內的相關考古發現公開對外發布,不存在“秘而不宣”。
對這一說法,有網友卻表示,這本書出版了,並不見得有多少普通人會去買。整個社會都在渴望與文物保護有關的信息更加公開透明,在這個時代,文物部門應該更加主動地多發聲。
考古工作未結束為何項目能施工? 官方未回應
中航科技城的商業開發項目就位於西安門以南,縱向聯通瑞金路和中山東路,橫向打通解放路與龍蟠中路。
中航科技城的官網如此描述該開發項目:占地40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200億元。據南京中航工業科技城發展有限公司推廣主任董晗介紹,該公司於2009年成立,2013年拿下了該片區的工業用地,並進行了土地性質變更,用於集商業、研發、居住等為一體的項目開發。
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祁海寧向記者透露,中航科技城項目確實是在明故宮皇城遺址上,考古工作其實在2006年之前就已經零星開展了。“考古范圍內沒有施工,但遺址地方很大,考古面積很有限。”祁海寧說,“據我經驗來看,開發項目下面應該會存在文物。明故宮明末清初經歷戰火,後來遺址上又建立了工廠,遺跡狀況如何,我們考古工作還將繼續進行。遺跡是否值得保存,還將進一步論證。”
對於“考古工作從2006年之前至今一直未結束,為何開發項目就能施工”的問題,目前還沒有相關單位回應。中航科技城項目的相關工作人員透露,工作仍舊正常進行。
專家:城市建設不缺高樓大廈 但缺乏對歷史和文化的敬畏
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曾主持《文物法》起草的老專家謝辰生告訴記者,近期有考古學者向其透露,在該地塊的考古工作有所發現,“如果確實有考古發現,大家就必須依法辦事,停止施工,是文物就該保護。”謝辰生直言,如今的城市建設並不缺乏高樓大廈,但缺乏對歷史和文化的敬畏。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