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紅色古鎮的布鞋匠

紅色古鎮的布鞋匠

日期:2016/12/14 10:14:3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現在在市場上,買雙鞋子是很方便的事,便宜的也有。但在遂昌紅色古鎮,卻有一位村民堅持全手工做布鞋25年,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位老藝人。
    眼前這位正在捺鞋底的就是年近五旬的布鞋老藝人毛紫菊,她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學做布鞋手藝至今已經整整有25年了。毛紫菊說,她年輕的時候就特別喜歡針線活,當時因為農村裡的人大多穿布鞋,布鞋生意還不錯,她就決心要做一名布鞋匠。
    老藝人 毛紫菊:那個時候穿布鞋的人比較多,農村裡買什麼皮鞋,這個(布)鞋有的人還買不起,我就跟師傅學了,那時候看師傅的生意很好的。那時候,這個做布鞋本來就是女人活,我就跟她學了。
    改革開放初期,生活條件好了一些,農村時興穿白色千層底的松緊帶布鞋。手藝學出師的毛紫菊就在街上開了個毛氏鞋莊,生意是好得不得了,每天工作15個小時都來不及做,來學手藝的徒弟也是接連不斷。
    老藝人 毛紫菊:人家鞋底拿來我都不收的,做不出來的,生意是很好的,那時候都是嫁妝鞋,人家的嫁妝這些是很多的,一般的嫁妝都有20多雙以上。
    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末,農村的生活條件改善了,嫁妝不再是比誰的布鞋多。很多人平時穿的鞋子也換成了皮鞋、旅游鞋,布鞋的生意一下子清淡了,原本做工的徒弟也紛紛改行。
    老藝人 毛紫菊:學的人沒有,沒人學了,做的人不多,幾乎沒人做了,現在賺不到錢啊,手工畢竟是手工的啦,手工那個錢是比較難賺的。
    毛紫菊說,納一雙這樣的布鞋工序至少有20多道。雖然現在穿的人少了,但布鞋具有其獨特的透氣、舒適、耐磨性。正因如此,堅守做布鞋20多年的毛紫菊一直捨不得放棄這門古老的傳統手藝,如今,她依然在紅色古鎮堅守著毛氏布鞋莊這塊牌子。
    老藝人 毛紫菊:我堅持了20多年了,做這個鞋子做了20多年了,還是會堅持下去做的,不管它生意好不好,還是有一部份人可能會喜歡的,這種鞋子穿起來比較舒服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