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南寧強縣青木川鎮魏輔唐老宅
這條條流淌了一百六十萬年的母親河黃河從雪峰高原呼嘯而來,到達沃野千裡的中原地帶時,突然一個九十度大轉彎,在這片黃土高原上劃開了一道深邃的峽谷。於是茫茫黃土高原被一分為二,古時候西為秦國,東為晉國,於是有了河東、河西,一河隔秦晉.這是秦、晉兩地的分隔線,也是秦晉之好密不可分的文明紐帶。
這是一篇被馬蹄反復踐踏過的土地,被戌征夫的血和淚浸潤過的土地。大自然的造物之手沒有給它江南一樣的婉約精致之美,取而代之的是一望無際黃土高原式的粗犷豪放。歷史的濃墨大筆一揮,這裡便是金戈鐵馬、征戰不休,如今晉北的朔風之中似乎仍帶著些“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慷慨激昂。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這裡有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漢子,豪氣干雲之下揭竿而起,李自成、張獻忠、劉志丹,英雄輩出。今天,看一場驚天動地的安塞腰鼓,威武雄渾之下是他們仍然樸素樂觀的精神氣節。這裡有古來俊俏的女子,相傳便是有閉月之貌的貂蟬故裡,她們熱情溫和,心靈手巧,一把剪刀也能剪出山河日月、春華秋實;她們又敢愛敢恨、真情癡絕,一曲熱烈纏綿的《走西口》,唱出了陝北女子的心聲。
陝南寧強縣青木川鎮魏輔唐老宅
這是一片被商隊車輪反復輾軋過的土地,是被一代代走西口的人用腳和心靈丈量過的土地。對富裕生活的追求,讓他們前赴後繼地奔走於內地與塞上之間,以敏銳果敢的商業智慧、誠信守義的商業道德,以及執著堅定的商業傳統,成就了晉商的空前輝煌。考究氣派卻已人去樓空的晉商大院,用磚雕、用燈籠,用掩於門後、萦繞其中的人和事,用逝去的歲月和語焉不詳的歷史,為後人留下了一道關於商海沉浮、興衰變幻的永恆謎題。
這也是一條展現大自然偉岸雄姿的自然風景線,有壺口瀑布至飛流直下,有西岳華山之壁立千仞,也更是一條濃縮了歷史、民族、建築、宗教各種藝術的文化之旅。五千裡文明在這裡被輕輕捧入懷中,每一份每一秒,你都可能與歷史翻頁中的某個經典片段狹路相逢。而我們走過的路線俨然畫出了一把胡琴的形狀,它拉奏出的音符滄桑內斂,跨越了1500多年的悲憫情懷,穿透了浴血奮戰的騰騰殺氣,傳出的聲音如醍醐灌頂,這是渡人渡己的博大胸懷,亦是輾轉紅塵的從容淡定。
今日我們站在歷史的盡頭回望,拂去邊塞的薄霜,透過古城的蒼涼,戰火硝煙已然散盡,幻化成五台山的香煙袅袅、暮鼓晨鐘,演變為雲岡石窟伎樂天的御風而行,十三朝古都的城牆依舊巍巍屹立,一曲高亢奔放的信天游,響徹天地之間,是這片黃土地神秘滄桑的永世絕唱。
讓我們的目光穿越歷史的滄桑,凝望今日的山西、陝西,讓我們用雙腳丈量土地,用心靈探尋文明,走自己的路,尋找自己的“秦晉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