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仿古建築群保護片區域的整體范圍缪英年認為歷史沉澱不能靠偽造

仿古建築群保護片區域的整體范圍缪英年認為歷史沉澱不能靠偽造

日期:2016/12/15 1:36:4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中心漁港仿古建築群包括濱海鯉魚門特色一條街和四星級鯉魚門酒店,總計約10萬平方米,分別歷時半年和十個月建成。其中,四合院特色的“鯉魚門”內設有海鮮餐館、沿街商鋪、步行街、觀海樓、海鮮市場、停車場等設施。在不久前舉行的濱海鯉魚門仿古建築群專家評定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張柏等專家均給予其高度評價,稱該項目策劃創意新穎、建設規模宏大、整體規劃布局科學合理、青磚建築內容豐富,很好地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精神,是弘揚中華傳統建築文化的典范。

    青磚仿古建築群使中心漁港吸引力大增。截至目前,中心漁港已完成直接投資100億元,引資合同額超過200億元。高英賢表示,今後,結合現有仿古建築群,中心漁港還將進一步挖掘和豐富海洋文化,發展漁博會垂釣節、美食節等,使海洋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創造特色區域文化,服務於區域開發和經濟發展。國務院更正式批准中山市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為廣東省第七個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的城市。文化名聲在外的中山,如何做好內在的文化遺產維護與新文化設施的服務,成為本次兩會代表和委員共同關注的話題。其實類似碉樓的歷史建築,中山同樣不少。村落的所有建築宛如一座城池,“城子”村名由此而來。該村目前是我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彝族土掌房建築群,規模之大、保存之完好,令人稱奇。人大代表缪燦銘、趙晷湘、石延科就一起提交了要求保護歷史文化建築,開發歷史文化旅游的建議,希望能給予類似的歷史建築更多的關注。

    缪英年為此強烈建議,先把竹秀園、沙湧、恆美、上塘一帶清民老建築群密集村落為整體目標保護下來,成立永久性歷史文化保護區,劃出這片保護面積的紅線范圍,不以某棟建築、某條街道為主體,而是保護片區域的整體范圍。缪英年認為,歷史沉澱不能靠偽造,它是歷史上不同時期文化傳承的載體和見證,同時也是構成城市個性魅力的基本要素,應以科學的城市發展觀為指導,最大限度地做好歷史老民居的保護工作,留一片古典懷舊的城市記憶,提升文化名城魅力。加大對歷史建築保護的經費投入。采取多途徑酬集資金,如港澳、台、華僑的善款,願意參與文物保護的社會資金、企業、外資,參與到歷史建築的保護性開發改造工作中來。也可以參考開平的做法,把歷史建築提供社會認養。文化城市的建設需要有配套的公共圖書館,圖書館的服務直接關系到市民借閱的熱情。致公黨中山市委會在此次兩會上專門提交了《關於促進我市公共圖書館建設,加強文化藝術氛圍構建的建議》,認為我市公共圖書館的館藏量顯然已經不能夠滿足市民日益提高的文化藝術需求。

    無獨有偶,在青磚保護歷史建築方面,政協委員缪英年也提出了更為具體的建議,認為保護歷史建築可從南區古村落開始。中山歷史文化遺跡可圈可點之處不多,缺乏像安徽宏村、江蘇周莊、浙江烏鎮等規模化的歷史文化區域,但缪英年發現,分布於我市南區的沙湧、恆美、竹秀園、上塘等社區,這幾個區域緊密相連,總面積2平方公裡多。歷史價值不凡,在保護方面卻存在著一些問題,在歷史文化保護策略缺乏統一的、宏觀的、規模化的規劃管理。歷史建築分布零散,只能以管窺豹,難以成片,可讀性差。與此同時,這些建築尚有不少產權屬海外華僑所有,部分華僑、海外住戶早已失去聯系,政府無權擅自對其進行修葺、使用和管理,因此建築的整體修葺和維護工程不能得到更進一步的規劃和落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