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勒令古城保護范圍內的舊城改造項目全部停工同時全面啟動古城保護

勒令古城保護范圍內的舊城改造項目全部停工同時全面啟動古城保護

日期:2016/12/15 1:35:2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而舊城區往往是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區域。為了保護大同古城,大同市政府發布通告,勒令古城保護范圍內的舊城改造項目全部停工,同時全面啟動古城保護工程,力求最大限度地留存文化遺產原貌。對淹沒在廢墟中的珍貴遺址華嚴寺、善化寺、清真寺、法華寺、文廟、關帝廟、純陽宮、帝君廟、青磚城牆等進行整體性保護。就會使一處處文化遺產成為“文化孤島”,削弱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價值。大同市致力於從整體上保護文化名城,把北至操場城街、南至北都街、東至御河西路、西至魏都大道,面積約4.8平方公裡的區域全部劃定為保護區域,把該區域內對古城風貌造成嚴重破壞的多層建築全部列入拆除范圍。

    從實踐經驗看,把保護與發展放在同一個城市空間是很難實現的。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大同市於2008年初提出了“一軸雙城,分開發展;古今兼顧,新舊兩利;傳承文脈,創造特色”的古城保護基本思路,立足古城搞保護,跳出古城求發展,把保護與發展分開。自覺按照傳統方法延續古城生命。在大規模的古城保護和修復中,大同市始終遵循修舊如舊的基本原則,堅持四個基本方法。一是充分考證。在大量考古發掘、信息收集、調查研究、專家論證的基礎上,選擇合理的保護方法。二是保持原貌。該居民“搭閣樓是為了改善居住條件”。當記者質疑該理由並不能成為違法搭建的借口時,工作人員承認,40號居民的行為的確屬於違法搭建;優秀歷史青磚建築的構造不允許隨意改變。 文化遺產屬於哪個朝代,就按哪個朝代的營造方式進行修繕、重修、復建,不是按現代人的理解隨意修復。

    兩層樓的住宅屋頂多出一個類似“老虎窗”的閣樓,約8平方米,已完工,外牆被粉刷成和牆體一樣的奶白色,如不細看,很難分辨這是原有的還是後搭的。不能隨意搭建的,但他們說‘只按房東的意思辦事’。”小區居民說,大家多次向永嘉新村居委會、永平物業、徐匯區房管局、拆違辦等反映此事,但屋主對此置之不理。該居民也搖頭,“我們鄰裡關系本來不錯,但由此引發了不快。”原來,2樓在搭閣樓時把屋頂的落水槽也“改造”了:排水管少了、落水槽沒了,下雨天排水不暢,容易漏水,給樓下居民生活帶來不便。令居民們不解的是,他們反映了多次,最後卻得到了“屋主為了改善居住條件”這樣的答復,“因為困難就能違法搭建了嗎?這只會讓更多居民效仿!

    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問題上,一些人存在一個認識誤區,就是認為低矮破舊、功能缺失的遺跡是城市文明進步與發展的包袱,保護的成本昂貴,得不償失。在這種認識影響下,有的城市將文化遺產當作包袱甩掉。這實際上是把珍珠當垃圾。而且是今天的財富;在名城青磚古都的保護中,只有堅持把保護與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才能實現文化資源的永續利用。卻沒能抵住“違法建築”的摧殘:半年內,陸續有居民不顧鄰裡反對、破壞原有結構搭起違法建築。昨天,部分居民致電本報反映此事,對優秀歷史建築遭破壞感到惋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