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昌樂縣方山古廟是目前昌樂境內僅存的成規模的古代廟宇建築

昌樂縣方山古廟是目前昌樂境內僅存的成規模的古代廟宇建築

日期:2016/12/15 1:35:2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再到保護措施、資金及獎懲等內容,《辦法》都作出了明確規定。”我市文化部門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建立一個相對健全的文保體系,不僅能破解“多頭管控、無人主抓”的難題,還能整合政府與民間的保護力量,形成一個良性互動的保護局面。在(江蘇南京)浦口區東門曹營關外江北福聯4S店後方一座山坡上,發現一段古城牆遺址。網友推測,從現有的遺跡來看,估計不是城牆牆體本身,而是地下的牆基部分,因為附近施工,這段琉璃瓦古城牆遺址才重見天日。

    浦口城牆基遺址(東門——北門之間)”的網帖,讓這個版塊著實熱鬧了一番。其實去年夏末就看見了”,但一直不知道其來歷。後來,網友在查閱了相關資料後推測,這段城牆“應該就是所說的驢子山上那段城牆的遺跡”。除了文字描述,網帖中還有網友“雪域神舟”經現場勘查後拍攝的照片。只見原先被拆後殘存的陳靖姑奶奶宮已被夷平,變成安泰派出所的工地。前年本報記者在陳靖姑奶奶宮內殘存的西牆上,看到殘存的三十六宮婆彩繪壁畫,如今精美的壁畫均被挖掘機毀掉。麻王廟是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有登記新發現的文物點、沒有核定公布的文保單位。拆除前,鼓樓區文物部門曾派人到現場為麻王廟殘存的建築、壁畫、構件拍攝,為以後修復提供資料。照片顯示,疑似古城牆遺跡位於土坡橫截面的上部,以往修建城牆必不可少的青磚在此已經了無蹤跡,只剩下散落的石塊。

    我們剛剛介入朱紫坊歷史文化琉璃瓦街區的前期選址、規劃工作,對情況還不熟悉。麻王廟不是文保單位,有無修復和如何修復未確定,要視規劃調整和具體情況來做。”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修復業主、三坊七巷管委會有關人士介紹。方山廟位於縣城東南10公裡方山西坡半山腰,始建於元代,也稱龍神祠、龍泉觀、靈泉觀,自古以來是昌樂重要的游覽景區。院內保存自元代以來碑碣二十余通,更有元柏、黃楊等名木古樹,是目前昌樂境內僅存的成規模的古代廟宇建築。

    由於年久失修,木制梁柱、門窗都有不同程度開裂、磨損、變形,雨季漏雨不斷,梁柱上的油漆、彩繪由於受潮也大面積剝落,為避免方山廟受到進一步損壞,昌樂投資20多萬元對方山古廟進行了修繕。昌樂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介紹,修繕過程中,文物部門堅持“保護文物古建築原貌、不破壞文物價值”的原則,充分保留了古代廟宇的真實性、完整性。

    尚未被開挖的土坡表面,覆蓋著茂密的樹木,土坡周圍已被鐵欄桿圍起,從別處無法上山,只有被開挖的一處缺口可以靠近。 從現場的痕跡來看,工地已經停工。工地上方,土坡被挖出一個近90°的陡崖,城牆的遺址就赫然出現在陡崖的最上方,琉璃瓦城牆遺跡開挖後垂直的橫截面上有不少沙石掉落在土坡下面。在大量的紅色巖石中,還能找到被修整得十分工整的長方體青色石塊,表面也有明顯的石灰殘留。工地的工人都不知道,有的猜是城牆,有的猜是古墓,雖然眾說紛纭,但大家都確定這一定不是現代的東西。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