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便為公眾精心組織春節視覺盛宴
日期:2016/12/15 1:34:0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甘肅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點16895處,其中包括古遺址10550處、古墓葬2130處、古建築1432處、石窟寺及石刻730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879處等。在調查登記的琉璃瓦文物點中,包括新發現文物點6368處,工業遺產、20世紀遺產、鄉土建築、文化景觀遺產、文化線路遺產等新品類文化遺產數量約占新發現文物點總數的三分之一。該市被認定為第三批“廣東省古村落”的18個鄉村分別為:紫金縣水墩鎮群豐村、紫金縣龍窩鎮桂山村、東源縣康禾鎮仙坑村、東源縣義合鎮下屯村、東源縣藍口鎮塘心村、連平縣陂頭鎮夏田村、連平縣大湖鎮湖東村、連平縣油溪鎮茶新村、和平縣優勝鎮新聯村、和平縣下車鎮興隆村、和平縣大壩鎮水背村、和平縣合水鎮彰洞村、和平縣東水鎮大壩村、龍川縣麻布崗鎮大長沙村、龍川縣細坳鎮小參村、龍川縣上坪鎮青雲村。
保國寺琉璃瓦古建築博物館便為公眾精心組織“春節視覺盛宴”,在原有的中華傳統建築文化木雕、磚雕、石雕“三雕”展、明清古代家具展、保國寺大殿科技保護展等展覽基礎上,又相繼新增加了三個切合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實際、符合公眾春節參觀心理需要的展覽:一個是“中國景區門票展”,展出各大景區文化、藝術、風格不同的門票數百張,讓游客在門票方寸之間追憶曾經的旅游經歷。引進山東濰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殿英和張運祥所創作的系列年畫作品,題材有歷史故事類、神話傳說類、世俗生活類、風景名勝類、諷喻勸誡類、仕女娃娃類、花鳥蟲魚類、吉祥喜慶類等,讓公眾感覺濃濃的“年味”。
古代鐘鼓樓早為城市中心專用報時建築,唐代開始,寺廟內也設鐘和鼓,元、明時期發展為鐘樓、鼓樓相對而建,專供佛事之用。如今擊鼓、撞鐘則成為人們辭舊迎新、祈福新年的一項喜慶活動。再加上今年是龍年,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因此,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龍年推出鐘鼓祈福新年活動廣受游客歡迎。前來擊鼓、撞鐘的游客多是全家出動,也有的是社區家庭結伴而來。元旦期間,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鐘鼓之聲此起彼伏,回響山谷。大年三十來保國寺參加龍年撞鐘敲鼓祈福新年活動,體驗了中國式的祈年文化活動後,伊夫契科院士高興地說:“今年來寧波過中國春節真幸運,我們在有著千年歷史的保國寺琉璃瓦古建築裡撞鐘敲鼓祈福許願,相信一定會好運長久!”方圓四百多畝的景區內四季鳥語花香,尤其是冬季梅花盛開時,最吸引公眾全家一起來探梅尋芳,抒發懷古之幽情。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不失時機地開展一系列親子“游學”活動,大受歡迎。傳承傳統文化遺產。從北京來的游客梁艾加說:“保國寺親子游學活動很有創意,體現了當今文化旅游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