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唐宋千年古琴太原露真容 存世或不超過20把

唐宋千年古琴太原露真容 存世或不超過20把

日期:2016/12/14 11:19:2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流傳千年的古琴在山西太原集中展出,難得一見。

 

  29日,唐、宋、明、清等不同時期的古琴集中在山西太原展出。其中一把唐代“萬壑松”琴尤為珍貴。業內人士表示,流傳至今的古琴數量稀少,唐代古琴存世不超過20把。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和七弦琴,是中國漢族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琴是漢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必備技藝。

 

  當天,在山西省藝術博物館展館內,數把古琴靜靜躺在展櫃中。隔著玻璃,從唐、宋流傳至今的古琴琴面已有斑駁,但琴弦完整。琴面或褐色,或紅色。

 

  山西省藝術博物館陳列部主任郭桂珍說,唐宋古琴存世罕見,流傳至今非常難得。之前,藏家桂蘭庭對古琴珍愛有加,從未公開展出過。

 

  據古琴的主人桂蘭庭介紹,這些古琴收藏自北京、山西等地,最古者為唐代“萬壑松”琴,最近者為清代“玉潤”琴。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存世的包括民國在內的古琴數量不超過2000把,“唐琴”“宋琴”極其罕有,通常見到的都是明代以後的古琴。

 

  桂蘭庭說,唐代古琴“萬壑松”原是晚晴、民國時期古琴藏家玄樓主人李靜所藏古琴中的一把,後從北京夠得。

 

  桂蘭庭表示,這些古琴都得到中國古文字大家張颔、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張淑芬等專家鑒賞、肯定,希望能流傳後世。

       (中國新聞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