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不僅要保護古建築,河流樹木也得保護

不僅要保護古建築,河流樹木也得保護

日期:2016/12/15 1:20:2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不可替代的月湖

  鐘靈毓秀之地

  阿拉寧波人的驕傲

  月湖又名“西湖”,開鑿於唐代,有“浙東鄒魯”之稱。原為蓄水池,宋代經曾鞏任上修整,形成月湖十洲:湖東的竹嶼、月島和菊花洲,湖中的花嶼、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煙嶼、雪汀和芙蓉洲。此外還有三堤(偃月堤、廣生堤、桃花堤三堤)七橋(湖心西橋、湖心東橋、憧憧西橋、憧憧東橋、虹橋、衮繡橋、四明橋)交相輝映。

  月湖也是歷代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唐代詩人賀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楊簡、袁燮、舒璘、沈煥(甬上淳熙四先生),明末清初史學家萬斯同,清代學者全祖望等都曾留下蹤跡。

  月湖及環湖地區與寧波府城的發展緊密相連,在近千年的歷史中,成為了寧波老城中最重要的區域之一。目前,月湖周邊地區有大量歷史文化遺存和設施。

  此外,月湖以水道與三江相通,一泓汪洋,隨三江水位起落,也是鐘靈毓秀之地。經過歷代文人、墨客、士大夫的精心營造,造就了這一片的優雅與寧靜,而樓閣亭台、湖洲島嶼之間,蘊育著千年的文脈與靈氣,自古以來,文人雅士泛舟湖上,而吟詠月湖“十洲、七橋、祠廟”等諸多人文勝景的佳句不絕。

  月湖地區經千百年之涵養,融自然與人文於一體,物化於月湖歷史文化街區的民居院落、書院花園中,在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中獨樹一幟,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書藏古今,港通天下”更道出了月湖地區對於寧波人文精神的重要意義。

  我們怎麼保護她

  【核心保護區】

  柳汀街以南以北共47.28公頃

  根據歷史研究和現狀分析,《規劃》提出“以文化為導向的街區復興計劃”,要把月湖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成:具有寧波傳統文化和歷史特點的高品質人文博覽、文化交流、宜居生態、商業休閒、創意旅游社區。

  “月湖有相對完整的歷史風貌、街巷系統和成片的傳統民居群落。《規劃》通過對街區每一棟建築進行風貌、高度、質量、年代的評估,發掘出區域物質與非物質文化的遺產特征,劃定兩個法定保護區塊。”寧波市規劃局總規劃師袁朝晖向記者介紹,此次重點保護區范圍分為柳汀街以北以南兩部分,總用地面積約47.28公頃,占街區總面積約52%。

  柳汀街以北:東至鎮明路西側道路紅線;南至柳汀街、大書院巷(西段);西至三板橋街、天一街、長春路、太陽巷、華僑飯店東界;北至中山西路、屠氏別業北界、迎鳳街。面積約31.37公頃;

  柳汀街以南:東至鎮明路;南至三支街;西至原寧波城建設計院東界、桂井街南側院落南界、共青路、長春路;北至柳汀街。面積為15.91公頃。

  記者注意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一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翁文灏故居、清真寺,市級保護單位江家祠堂、延壽堂等都列入其中。

  【保留原汁原味】

  114處歷史建築建議納入保護范圍

  2012年9月,寧波市規劃局會同市文廣新局委托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寧波市月湖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

  根據專家的前期調研,月湖歷史街區內的景觀、人居、人文特色,在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中,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建議規劃中原汁原味保留。

  “在月湖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中,要特別強調歷史真實性。比如歷史建築,盡管不是文物保護單位或者文物保護點,但具有一定保護價值。未來,這一部分我們建議納入保護范圍,以院落為單位,要求保持其原有的高度、體量、外觀形象及色彩等。”袁朝晖表示。

  記者注意到,此次《規劃》建議保護的歷史建築共114處,多為反映當地歷史文化、民俗傳統或者產業發展代表性的建築。如明代的桂花古井、清代的牆門、近現代的民居、祠堂、織布廠、婚慶堂等。此外,7段一類歷史街巷、7段二類歷史街巷、11處文物保護單位、44處文物保護點等也被納入規劃。

  古建築和環境呼應,保護古樹古木

  “就整體保護而言,歷史環境等要素扮演著重要角色,比如街巷、河流、古樹名木也有獨特性,納入規劃中,可以更好地保證街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袁朝晖說。

  記者注意到,《規劃》中,歷史環境要素、綠化景觀等被重點提及。具體為:保護寧波市古樹古木11棵;保護月湖西區現存大樹166棵;恢復街區內明堂兩側或牆邊孤植高大喬木、園林植物進行庭院綠化的傳統特點;保護馬衙河、月湖和護城河水體。保護水系的形態、橋梁、駁岸、濱水景觀環境及沿岸人文景觀;保護重要的景觀要素和景觀視廊。

  此外,周邊建立和完善以藏書、讀書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陳列館、研究所等機構;保護與傳承學術文化,建立學會、研究所等機構。建設控制地帶,也就建築的整體高度和體量有嚴格的規定。

  “在保護的前提下,街區內部采用"步行為主、車行為輔"、"人車相對分離"的慢行模式,外部采用到達、接入的模式,盡量避免穿越型的交通。”袁朝晖說。

  這些地方你去過嗎

  月湖橋:又名湖心東橋,為石拱橋,始建於宋代,目前建築為清代建築。

  湖心寺:湖心寺位於花嶼東南,始建於北宋治平年間。司馬光有詩雲:“橫橋通廢島,華宇出荒榛,風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橫橋和華宇分別指湖心東橋和湖心寺。

  水則碑:水則碑是月湖旁平橋河中一處用於測量水位的石碑,始建於南宋,有清代修築的亭作保護。

  賀秘監祠:賀秘監祠始建於南宋,為祭祀唐代詩人賀知章的祠堂。

  關帝廟:關帝廟始建於明崇祯三年,目前為寧波市佛教文化陳列館。

  佛教居士林:佛教居士林為月湖一座佛寺,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1956年被毀,1989年重建。

  煙嶼樓:煙嶼樓為寧波著名藏書樓,為浙東學者、方志學家和藏書家徐時棟所築。

  李宅:美籍華人李慶奎祖宅,原位於天一廣場區域,建造天一廣場時整體搬遷至此。

  銀台第:清代通政司副使童槐住宅,目前為寧波官宅博物館。

  高麗使館:宋代接待高麗使節和商賈、留學生地點,目前為原遺址基礎上興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