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進一步發揮博物館作為文化窗口的親民惠民作用
日期:2016/12/15 1:34:0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除“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基本陳列及各專題陳列正常開放外,河南青瓦博物院還推出了“墨韻風華——近現代水墨書畫大師作品特展”“張萬慶龍文化書法展”等臨時展覽,為廣大觀眾奉上了一道道文化盛宴,吸引了來自各地、各行業的觀眾前來參觀。河南博物院還在歷史教室及東臨展廳推出了“博物院裡過大年——歷史教室新春特別活動”“賞名家作品·學大師畫畫”等互動參與活動,觀眾可通過預約或現場參與等方式,參與做燈籠、印年畫、剪窗花等年俗系列項目、臨摹大師書畫作品文化體驗項目及新推出的“DIY文物膠畫”活動。基本囊括了中國制陶、刺繡、玉雕、石雕、木雕、紡織、制茶、剪紙、印刷、中醫等領域最能體現中華文化特色的技藝項目,邀請了160余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現場展示,展出的珍貴實物近2000件。
一些帶著孩子來參與活動的家長表示,河南博物院春節期間舉辦的公益活動十分豐富、年味十足,不僅讓孩子知道了很多年俗常識,更為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氛圍。河南博物院正日益成為社會公眾感知中原文化的重要平台。今年,河南博物院將陸續在傳統節日、重大節日期間,舉辦各種公益文化教育活動,進一步發揮博物館作為文化窗口的親民、惠民作用。北京市琺琅廠有限責任公司等41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獲此殊榮。以保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為核心,借助生產、流通、銷售等手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資源轉化為文化產品的保護方式。目前,這一保護方式主要是在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和傳統醫藥藥物炮制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實施。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概念、意義、原則、措施、工作機制等提出明確要求,為科學開展生產性保護工作提供指導。同時,文化部將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的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命名管理辦法》,加強對示范基地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工作的指導和檢查,並實行動態管理,對怠於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或過度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企業或單位,將撤銷標牌並向社會公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展示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特別展區三個區域構成,通過文字、圖片、代表性作品等實物資料,全面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理念、內容、意義及成果;通過代表性傳承人的現場演示,展示其精湛技藝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生產青瓦工藝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