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莫測的九宮八卦 諸葛八卦村玄機迭生
日期:2016/12/14 9:53:0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新安江、富春江、千島湖、黃山都是江南一帶最妖娆的風景名勝區,而銜接這些風景名勝區的卻是一個讓人備感撲朔迷離的古村落——諸葛八卦村。秋末初冬的江南,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桂花香,當我們的車停靠在村口的時候,天下起了雨。走在幽長而煙雨蒙蒙的村前小巷裡,盡管小巷兩側鱗次栉比的青磚灰瓦以及殘留著歲月滄桑的木門窗,讓我恍 如隔世,但目光卻不由地被小巷盡頭那個飄搖在風雨中的古村落所吸引。
也許是下雨又值清晨原因,因此小巷內行人寥寥,臨街的小店鋪幾乎都是木門板緊閉。一個人踽踽獨行在濕漉漉、灰蒙蒙的麻石小巷內,感覺就像是走進了一團疑雲惑霧之中,讓我始終琢磨不透的是這個神神道道的古村落到底與武侯諸葛亮有著什麼樣的關系。
正當我在一丁字路口猶豫踯躅之時,一聲驟然而起的公雞報曉聲,卻為我前行指明了方向。雖然隨之而起的犬吠聲,讓我感到有些惶恐,但巷側那家酒香四溢的老店鋪,以及被炊煙細雨模糊得一片朦胧的鐘池,卻讓我找到一種似醉非醉的感覺。
神秘莫測的九宮八卦布局
諸葛八卦村落處於八座小山環抱之中,遠遠地望去那八座秀美、翠綠、煙雨蒙蒙的小山似連非連,又環環相扣,彼此制約,相克相生仿佛都在一念之間。雖然我也苦心鑽研過八卦多年,但此刻一人獨處在由數十座明清古建築所組成的大八卦之中,面對那些聳立在斜風細雨中的雕梁、畫棟、重檐、門罩、青磚、灰瓦、馬頭牆、肥梁、胖柱等,以及如蛛網一般縱橫交錯的小巷、弄堂,竟然有一種惘然若失不知所措之感,特別是當我被鐘池四周的那些相近又相似的巷、宅所困惑之時,那種誤入迷宮之尴尬更是讓我苦不堪言,氣喘吁吁。
所幸的是,即使來回穿梭在同一條小巷或同一棟老宅內,但每一次親臨的感覺都有所不同,因為不時從巷頭弄尾傳來的古樂聲、小曲、彈棉花所發出的“嗡嗡”聲、織布機的“咔咔”聲,以及隱約在木門窗內那些打草鞋、紡線、搾油、做竹蔑者的身影,就像是一幕幕風情別致的民間藝術表演,讓我如同走入了童年的某個畫面之中,意味悠長而情趣盎然。
諸葛村憑借村外八座層巒疊翠、似連非連的小山,形成外八卦陣勢及屏障。村內大廈如雲,房捨高下,錯落有致,巷道交通,八方呼應,布局十分神秘、蹊跷。九宮八卦,以鐘池為八卦之太極,一半水塘一半陸地,一陰一陽,兩面各設一口水井,形成極具象征意義的魚形太極圖。村內所有的建築均環池而築,按坎、艮、震、巽、離、坤、兌、乾八個方位排列,並由八條巷道向四周輻射,形成內八卦圖案。置身其中,千門萬戶,或面面相向,或背背相承,巷弄縱橫,似通非通,似連卻斷,似通卻閉,仿似一把神秘莫測的“孔明鎖”,開或關皆需憑智慧和技巧。
相傳,大師在規劃諸葛村之時,正值宋元戰亂頻繁之機,故防衛成為了他在布局、設計中的一個重點。諸葛村地形復雜,房捨巷弄變化無常,這種如蛛網又似迷宮式的九宮八卦布局,將防衛的意識提到了一個“迷”的地步。如陌生人貿然進村,常常不得其道而入,不得其徑而出;盜賊到此,束手就擒,也許就是他唯一的出路了。
抗日戰爭期間,日寇從高隆崗下大道經過,由於外八卦的遮掩,竟未發現這一繁華村落。北伐期間,國民革命軍肖勁光部與軍閥孫傳芳在諸葛附近激戰三天,村莊竟安然無恙。
陰陽風水之池——鐘池
雨漸漸地止了,陽光躍過黑黝黝的屋檐上把半陰半陽半水半土的鐘池映照得一片空明、朗綠,一條條濕漉漉、光溜溜的石板小巷也因陽光的折射而變得有些耀眼迷離,被雨簾遮蓋了近一個早晨的雕花木門窗打開了。仿佛是一眨眼的功夫,每家每戶的窗台和屋檐下已被一串串的紅辣椒、大蒜、熏魚、臘肉以及平鋪著糕點、土產的圓竹扁所點綴。
當我將目光從一棟棟老屋的歷史眩光中收回時,鐘池的一汪春水早已被在石埠上浣衣洗滌的村姑所攪動,而變得波光潋滟。而原本空空蕩蕩的路邊廣場、街巷也已被眾多晾衣架和花花綠綠的衣衫所替代,遠遠望去,就像是有千百面的萬國旗在陽光下飄舞,煞是壯觀,而原本冷冷清清的老茶館、小吃店,此刻也已是炊煙缭繞,顧客盈門,喧鬧非凡。或許是起得太早沒有吃早點的緣故,也或許小吃的香氣太誘人,於是便走進了一家臨池的特色小吃店,要了幾只雞子果和一碗豆腐湯團,一面品嘗美味小吃,一面仔細觀賞起鐘池來。
鐘池位於古村落中央,由一半水塘一半陸地組成,水塘的邊緣呈圓形,陸地的邊緣呈方形,寓意天圓地方,兩邊各設一口水井,為陰、陽魚的眼睛。因此無論從哪個方位去看,鐘池就是一張標准的八卦陰陽魚太極圖,同時它也是整個古村落中之八卦陣的陣眼。按照《易經》上的說法,東南為陽,西北為陰,一個陰陽分明的鐘池,再加上鐘池周圍八條有規則地向四周輻射的弄堂,因此村中所有的建築物也就自然而然地納入八卦圖中的八個部位,村落的內八陣圖也隨之而成了。而這內八陣圖與村外由八座小山構成的外八卦圖又相輔相成,成為了一張天然的八卦圖陣。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是諸葛亮在彌留之際對後代留下的遺訓。因此,七百多年來,幽居於此風水寶地的諸葛亮後裔們,一直把這遺訓作為他們處世為人的座右銘。“躬耕”、“勤讀”,或進而為官,報效社稷,光宗耀祖;或退則為醫,救死扶傷,造福桑梓。然而,諸葛亮“古今第一良相”的聲譽,就像是一座無法逾越的巅峰,後人可望而不可及,因而“退則為醫”就成為了諸葛後人的唯一選擇和傳統了。
因此,自明清以來,諸葛村識草用藥者甚眾,中醫世家遍布大江南北,在各地開設的大中小藥行、藥店有二百多家,其中有乾隆御筆所題的“文成藥行”。據史志記載,諸葛村民自古勤奮好學,家家習醫。傷風咳嗽,婦孺皆知用藥;三尺之童,多能背誦《藥性賦》……自明代後,中藥業務遍及江南各省。同時,他們利用三江之匯、群山起伏的地理優勢,大量種植中草藥,鑽研藥經,治病救人,並開發了頗具名聲的藥材業。他們所制成的藥如“諸葛行軍散”、“臥龍丹”等至今享譽海內外。
在諸葛村眾多的藥行、藥店中,天一堂、大經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天一堂由諸葛第47代孫諸葛棠齋於清同治年間創立。走進藥鋪,一股藥草香撲面而來。門口楹聯上寫“余地辟三弓,何必羨金谷繁華,爭奇斗艷;存心唯一點,務須追杏林至德,救死扶傷。”雖然只有32個字,卻將諸葛良醫們的醫德品性刻畫得清清楚楚。行走在其間,沒有人極力向你推薦任何藥,只有當你向坐堂的中醫詢問時,才會得到耐心的講解和診脈。在這裡不僅可以買到任何一種中藥,而且還可以向老中醫學習叩脈及開方取藥、炮制中藥等技法。
眾星捧月般的大公堂
古村落中明清時期的亭院、老宅比比皆是,但能與空靈而幽靜的鐘池為鄰的,唯獨大公堂一家。或許正是這原因,大公堂似乎比其他的古建築也多了一份靈韻和神秘感。但真正吸引我去大公堂的卻是一只在二米高的圍牆上沒完沒了地打著鳴的大公雞。踯躅在大門前的樓式牌坊前,面對漆黑的大門、高聳的旗桿、層層挑出的斗拱、肅穆的石柱,以及在一直引頸高歌的大公雞,難道大公堂與大公雞有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
大公堂,五進三開間,約七百平方米,始建於元代,坐落在八卦村的坎宮,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禮制建築,為江南唯一武侯公紀念堂。走進大公堂的大門,感覺就像走進了一部綿延千年諸葛家譜,無論是《諸葛氏族直系表》、《高隆八景圖》、《中藥名祭文》,還是《諸葛亮故事圖》、《誡子書》、《出師表》、《後出師表》等,所折射出來的均是一個“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族訓。雖然二進大廳兩側那些“三顧茅廬”、“舌戰群儒”、“七擒孟獲”、“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巧布八陣圖”、“白帝城托孤”畫面,早在孩提時,我已經是耳熟能詳,但此刻在大公堂再次直面,除了有一絲童趣浮泛外,更多的卻是敬仰和感歎。特別是當我走進第三進大廳,熟讀起太師壁上的《武侯誡子書》中那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名言時,一直掙扎在名利之中而日趨浮躁的我在感歎之余又多了一份感想和感受。
在大公堂五進之中,第四進最為別致,其三面為天井,建築式樣似屋非屋,似亭非亭。據管理員解釋稱,此為“四梁八柱亭”,只有官及丞相的家族才允許營造,建築樣式在國內極為罕見。當正午的陽光穿過镂花木窗把第五進中的諸葛武侯公畫像映照得一片斑駁的時間,我走出了大公堂的大門。站在鐘池的石岸前再次回望正門當中那二方“聖旨”和“敕旌尚義之門 ”的橫匾,一種久違的崇敬之感自心頭緩緩湧起。杭州12月25日電 記者王艷
相關鏈接
諸葛八卦村由來
諸葛八卦村,位於浙江蘭溪西,古稱高隆。據歷史記載,諸葛亮的第十四世孫諸葛利在浙江壽昌縣任縣令,成為浙江諸葛氏的始祖。諸葛利的兒子諸葛青於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遷居蘭溪。元代中期,精通陰陽、天文、地理及建築的諸葛亮第27世孫諸葛大獅,因嫌祖居環境狹隘,風水平平,子孫不能發達,故而四處踏勘好風水之居地。南宋末年,他終於尋覓到了一方頗具神秘色彩的福地——高隆,隨之他便確定把這地形獨特、山清水秀的高隆作為家族之新居地,曰諸葛村。至今,蘭溪諸葛八卦村,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諸葛亮後裔聚居地,現有諸葛亮嫡傳後裔四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