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曲桁謂之栾”——橫拱脫胎於替木

“曲桁謂之栾”——橫拱脫胎於替木

日期:2016/12/15 1:19:3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橫拱最早的形象資料見於戰國器物,表示最明確的斗拱圖形,作所謂“一斗二升”的式樣。如山東臨淄郎家莊一號戰國墓出土漆盤上的建築圖案中,棟下即畫有這樣的斗拱。栌斗出現的時代較早,西周矢令茛上即有栌斗形象。柱頭上用栌斗,主要出於擴大柱頭支承面的構造目的。它與同源的替木相結合,組成“一斗二升”的橫拱,這一演變的時間,應不晚於春秋。拱臂上所設置的散斗,很可能是由最初的替木與檩、枋之間並行相接的連系配件發展來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