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台兒莊運河古城休閒度假旅游的好去處
日期:2016/12/15 1:25:2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運河古城坐落於棗莊市轄區台兒莊區,既是民族肉體的意味、歷史的豐碑,也是運河文化的承載體,至今仍保存有不少的遺存,被世界旅游組織譽為“活著的運 河”、“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村莊”。重建台兒莊古城,是幾代台兒莊人民的幻想,古河道,古碼頭,一座能夠舟楫搖曳、遍游全城的東方水城,中國第一座二戰留 念城市,重建後的台兒莊古城,將成為世界上繼華沙、龐貝、麗江之後,第四座重建的古城,世界第三座二戰城市,全國獨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江北水鄉·運河古 城,目前曾經成為煤城棗莊的新城市名片。國度AAAA級景區。像台兒莊這麼原汁原味原風貌的,曾經是百裡挑一了。
台兒莊古城,占地2平方公裡, 11個功用分區、8大景區和29個景點。八種建築作風融為一體,七十二座廟宇匯於一城,南北融合、中西合璧,是運河文化的活化石;具有京杭運河僅存的最後 3公裡古運河,被世界旅游組織稱為“活著的運河”,是京杭運河最後一段活著的運河;城內具有18個汪塘和7公裡的水街水巷,能夠舟楫搖曳、遍游全城,是名 不虛傳的東方古水城。同時這裡也是國台辦批准的全國首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是兩岸交流的重要平台。
台兒莊古城景區在文化展現上,盤繞大戰文化、運河文化和魯南文化,規劃建立運河奏折展館、蘭祺書寓等具有國內外一流程度的博物館,逐漸將整個古城打形成為 一本大百科全書;在運營業態上,主要以國內高端品牌的酒吧、茶樓、客棧和運河沿線及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為主,用“創態”的理念,豐厚業態的主題文化內 涵;在景區運營管理上,叫響“天下第一莊”著名品牌。
2008年4月8日,在留念台兒莊大打敗利七十周年的活動上,棗莊市正式宣布,啟動台兒莊古城重建工作。山東最南端的棗莊市是名不虛傳的“江北水鄉”,棗 莊的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大多年份年降雨量均在1000毫米以上,境內27條河流,157個湖泊,水網縱橫。 境內運河通航裡程93.5公裡, 是目前大運河通航的最北端。 棗莊市有著國度級乃至世界級的旅游資源。但其最精髓最深沉的資源局部是運河文化。
棗莊市有著“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村莊”——台兒莊,這一獨得天厚的世界級文化遺產。
台兒莊古城為“運河古城”的中心區。 今日台兒莊還具有最能表現明清運河沿岸居民生活特性的古村莊“纖夫村”,城內至今仍有大量的古街巷、古建築。台兒莊古城也是二戰時期中華民族挺起胸膛眉飛 色舞的中央。1938年3月這裡發作了譽滿天下的台兒莊戰役,台兒莊戰役是中國人民八年抗戰正面戰場上第一次嚴重成功。
歷史上的台兒莊是一座商旅琉璃瓦所萃、居民饒給的運河名城,它構成於漢,開展於元,繁盛於明清,據《峄縣志》記載:“台(兒)莊跨漕渠,當南北孔道,商旅所萃, 居民饒給,村鎮之大,甲於一邑,被乾隆皇帝稱為‘天下第一莊 ’”,呈現出“商賈迤逦,一河漁火,歌聲十裡,夜不罷市”的繁榮現象。 但是這座美麗的古城卻毀於1938年台兒莊大戰的炮火。
古城遺存:有關史料顯現,歷史上的台兒莊集八種建築作風、72廟宇(寺廟、文昌閣、道觀、泰山娘娘廟、媽祖閣、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於一體,這在中國是極為稀有的。台兒莊在歷史上就是一座水城。
交通指南:地址: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區。薛城火車站:2元BRT(行程50分鐘左右)坐到棗莊汽車站,從棗莊汽車站坐棗台快客到台兒莊汽車站(行程50分 鐘左右)。 高鐵站旅游專線:第一條是經光明大道,進入棗莊東外環和棗台公路,直達古城線路,65.4公裡,行程60分鐘;第二條是經光明大道,進入棗莊西外環、 206國道,途經萬畝榴園,再達古城的線路,68公裡,行程65分鐘。
碧水貫街,彩虹跨河,安昌的悠遠靜谧自身就有醇酽的詩意。美麗的濑溪河兩岸翠竹婆娑,農田緩丘,花果苗木,自然風光秀麗;古寨堡內的明清徽派建築如繁星燦 爛;殺年豬、賽龍舟、纏絲拳等民間文化傳承至今。隨同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疾速推進,很多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了良好維護,並在城市的全面、諧和、可持續 開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但與此同時,一些歷史文化名街和街區在城市開發過程中正在受損或消逝,一些有重要文化價值的文化生態也已難以恢復。這一現象曾經惹起 中國社會的普遍關注。當地原始生態完好,森林掩蓋率高達82.9%,竹資源和旅游資源非常豐厚,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疆土面積為國度級景色名勝區,是世界自 然遺產地。
看古城老屋大院、聽小河流水、逛古城老街、農家樂聚會、坐水上木船,感受夢裡水鄉的美與寧靜。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看的東西根本都是不收費的。近年來,台兒 莊古城把處理好大眾關懷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重點工程來抓,積極為民辦實事。去年投資80萬元完成了長3公裡的港沿路、新區街道、農貿路等路段改造和水泥 硬化;投入30萬元增設60余盞路燈,擴展鎮區的亮化范圍;投入100余萬元完成石塘大眾文化中心的建立。街河的水是老的,與大禹治水時的河流沒什麼分 別,與明清時舟楫林立的河流沒什麼不同;台兒莊古城也是老的,沒有太多的掩飾,即便廊棚有點漏雨,即便河埠有些青苔,即便游客有點喧嘩,古城人仍然過著閒 適的小日子。街河由西向東流貫著小鎮,河之南為民居,河之北是商市,兩岸之間有古橋相連。街河上最著名的是福祿、萬安、如意三座橋,古城人嫁女兒時都要走 全三橋。歲月如水,古城人最明白因勢利導的道理。他們像駕馭烏篷船似的駕馭生活之舟,手腳並用,讓原本很累的活兒變得悠閒惬意起來,變得平和美麗起來。街 河的水盈盈的,只要在烏篷船劃過時才會蕩起波紋,悄悄地拍擊著厮守已久的石板路基和三五相間的河埠。印證著亘古不變的生態自然規律。人們走進古城中,不只 僅是為了理解歷史的學問,更重要的是為了養身修性。
台兒莊戰役:台兒莊大捷,又稱台兒莊戰役,台兒莊會戰和血戰台兒莊。此次大捷是中華民族全面古建磚瓦廠抗戰以來,繼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後,中國人民獲得的又一次宏大成 功。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消滅了日寇大量有生力氣。同時,也有數萬華夏英雄兒女為國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