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一道護城河隔開了古代神韻與現代精彩

一道護城河隔開了古代神韻與現代精彩

日期:2016/12/15 1:38:1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每年春秋舉行野祭。清乾隆庚子年(1780),由進士周拙齋捐資重建,並親書“茶場廟”三字,建築規模宏大,造型雄偉壯觀。正月十五是“茶場廟”廟會,玉山地區各鄉村的龍燈都要來此朝廟,舉行龍燈大賽,人們齊集茶場廟觀光。清新、和諧的景象無不展示著馬塘村新農村建設的豐碩成果:村民住宅樓整齊劃一,綠樹鮮花相互映襯,通村公路四通八達。

    當時在市場上交易的貨幣是銀元,由於白術十分昂貴,出售者常常缺斤短兩,藥商因此常做虧本生意。乾隆三下江南游玩了解到這一情況後下了一道口谕,要求白術交易買賣公平,不能欺行霸市。於是在玉山茶場廟市場上立起了兩塊石碑:一塊是“奉谕禁白術洋價稱頭碑”;要保護開發好古茶場,在保護中開發利用,在開發中繼承弘揚。習近平回杭後專門批示。黃鐘壽指著牆壁上的修繕記說,發揮宗祠的教育載體功能,是本次重建宗祠最重要的出發點之一,把教育作為重點內容寫入世傳的修繕記裡,希望能通過宣傳教育的意義。主動對接周邊工業區發展服務業等一系列舉措,半年裡,該村不僅還清所有債務。在宗祠後山建設一個環境優美的公園和大型的綜合市場,通過完善配套和優化環境。

    但現在的南山村街道狹窄、房屋密集,到處是壓抑、破舊的氣息,與村外的寬街高樓對比鮮明。為改善南山村人居環境、推動城市發展,南山村積極推動片區更新。新的違法建設在一些地區屢禁不止,特別是在舊城區、在農村,一些部門利用單位用地和宅基地。一是堅決遏制新生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實現違法用地違法建設零增長;二是分階段分層次逐步拆除歷史遺留的違法建築。 由於資金不足等原因,該村的城中村拆遷改造工作遲遲未能開展。

    古蘇州靜靜在此,新蘇州一東一西,建在古城外。淺淺一道護城河,隔開了古代神韻與現代精彩:古城內,臨街商鋪,沿河人家,依舊粉牆黛瓦。蘇州古城保護,做得最突出的就是總格局不變、總風貌不變。“蘇州的園林、重點文物、文化遺產,保護得都挺好,還在重點地段規劃了很多歷史街區。不等於不動一磚一瓦,更不等於讓老百姓按古人那樣生活。蘇州文保專家和官員,無不在強調這一點。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