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南京總統府門樓外立面修繕完畢 恢復1932年面貌

南京總統府門樓外立面修繕完畢 恢復1932年面貌

日期:2016/12/15 1:21:0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經過近4個月的施工,南京“總統府”門樓外立面施工結束,原本搭建在門樓四周的腳手架已經拆除,南京“總統府”(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門樓重新與游人見面。10日,據南京“總統府”管理部門介紹,門樓此次是按照1932年的外觀進行保護性修繕的。

  10日下午,記者來到南京“總統府”看到,門樓四周的腳手架已經拆除,門樓內還有一些工人正在施工。從外立面來看,“總統府”的門樓煥然一新,門樓原本破損的地方都已經修復一新。

  南京某旅行社導游李叢偉告訴記者,這幾個月來,他也帶了不少旅行團來“總統府”參觀,因為裝修的原因,很多游客沒法和“總統府”合影而覺得遺憾。今天他帶團再來“總統府”,看到門樓已經修復好了,他也很高興,“感覺更加漂亮、雄偉了。”

  南京“總統府”研究部部長劉剛告訴記者,門樓北面、西面和東面頂上的欄桿在修繕前是實心的,現在經過修繕改成了通透式的欄桿。劉剛表示,專家是根據歷史老照片,經過多次考證、研究後,才決定將其改成通透式的欄桿。

  門樓迄今已有84年的歷史,歷史上的門樓也經過若干次的小修。劉剛說,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門樓和四十年代的門樓不一樣,經過慎重研究,南京“總統府”管理部門決定將其恢復成1932年時的樣子。

  劉剛覺得這種做法比較好,這樣欄桿就和“總統府”門樓的門柱、門洞風格保持了一致,更加大氣美觀。除了外立面的維修,門樓的內部也正在進行加固及修繕,在內部每一塊石膏板的下面,都用鐵絲網穿起來,在承重的地方都進行了加固,“修繕後,在堅固性和安全性上,30年沒有任何問題。”

  南京“總統府”大門樓原為清朝兩江總督署的黑漆八字大門,1927年,原國民政府遷至此處建邸;1928年10月,原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正廷向時任主席的蔣介石建議改建大門;1929年,由姚彬建築師設計的國民政府新門樓建成。從此,這座西式建築在歷史上留下了其特殊的地位,成為中外游客到南京必去的景點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