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市博物館陳列龐大古建群
日期:2016/12/14 21:26:2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韓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名人司馬遷的故鄉,其文化底蘊深厚,素有“文史之鄉”和“關中文物最韓城”的美譽。境內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達11處之多,其中梁帶村古墓葬群是2005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韓城既有地上古建築,又有地下墓葬群,是一座立體性的歷史文化古城。
“有故事的韓城,有味道的旅程”。2015年12月30日,阿東在參觀韓城古城之韓城市博物館和韓城老街時看到,韓城古城正在進行提升改造。據了解,韓城將通過古城(明清風韻)、古村(北方傳統居住村落的活化石 )、古建(元代建築的博物館)、古寨(遠去的蹤跡)、古墓(2700年前的寶藏)、古渡(歷史的見證)、古風(司馬遷的故鄉)七大版塊,走出一套“古色古線”。
頗具盛名的韓城市博物館,與韓城老街相接壤。游客在參觀完其中的文廟、東營廟和城隍廟之後,可以很方便地繼續游覽韓城老街。但“美中不足”的是,從老街穿過韓城市博物館門前的汽車特別多,車來車往地讓游客感到很不安全。同時,也許是古城多處正改造施工的緣故,老街上塵土飛揚無不令人望而卻步。而要是能把這裡改成步行街,禁止任何車輛往來,並在控制揚塵方面多做些努力,這對提升博物館和老街周圍的旅游環境將是莫大的福音。
韓城市博物館位於陝西韓城市古城區東部的文廟、東營廟及城隍廟內。1984年4月正式建館,現隸屬於韓城市景區管理委員會及韓城市文物旅游局。它是一個特色鮮明,館藏豐富,集古代建築與文物陳列為一體的地方性歷史博物館,是韓城這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縮影。古樸的建築、靜谧的庭院、參天的古柏、精美的五龍壁、雕梁畫棟的門樓、斑駁的圍牆,就連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似乎都與人的呼吸相通,散發著文化的魅力......
文廟古為祭祀春秋時儒學創始人孔子及其弟子之所,也是傳授儒學,教授生徒的學宮。始建於唐,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擴建成現今的規模,其格局規范至今保存完好,被譽為陝西省十四世紀以來保存最完整的文廟古建群,也是全國第五大孔廟。文廟建築群以棂星門、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五個主體建築為中軸線,四進院落,主體和配列建築33座計100余間。建築布局嚴謹、氣勢雄偉、肅穆莊重,保留了元、明、清建築風格。加之眾多反映儒學真谛的門額題辭、牌匾書文及錯落分布的四十余株古柏古槐,使這裡顯得蒼翠而富於生機,深沉而蘊涵典雅。
東營廟過去為守護城池駐軍的兵營,屬城區五營之一,建有祭祀關羽的廟宇。創建於明,現存建築為清道光年間重修而成,主體建築有山門、獻殿、寢殿等共十余座計三十三間。主體建築簡約明朗,風格樸拙而絕少雕飾,體現了“武聖”關羽的“浩氣天齊”和樸實無華的精神境界。
城隍廟古為祭祀城池守護神之所。始建於唐宋之際,現今的建築為明萬歷年間重修時形成的,建築占地闊綽,規模宏偉,沿中軸四進院落,主體建築南北一線排列,配列建築東西遙相呼應,整體結構嚴謹,布局合理,雕飾精美華麗,琉璃覆瓦,金碧輝煌,蔚為壯觀,是一組不可多得的元、明、清大型古建群。主體和配列建築共22座計67間。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顯得很有力度。韓城市博物館依托龐大的古建群,使它本身成為一個罕見的集宋、元、明、清建築為一體的露天建築陳列。(視點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