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通濟門城牆遺址閒置三年成垃圾場
日期:2016/12/15 1:20:1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三年前,南京博物館考古人員在龍蟠中路399號一個在建工地上,發現了通濟門城牆遺址,當時相關部門表示要打造一個城牆遺址公園,然而三年過去了,附近的居民發現,不但遺址公園沒有建成,遺址所在地反而成了一個大的垃圾場。
三年前
發現城牆遺址欲建公園
`1963年,通濟門城牆最後的石墩被清除,這個明代最龐大的城門從此在南京人眼前消失。三年前,考古隊員找到了當年的城牆遺址,並且推斷出是通濟門西側城牆。這個遺址所在地大概有600平方米,昨天記者在現場,依然能看到當年城牆拆除後遺留下來的牆基,牆基全部是用青磚砌成的,有一條是東西走向,而另外一條則是南北走向。
發現城牆遺址後,文物部門表示,如果將多次考古數據匯總,有望還原歷史上完整的通濟門,在龍蟠中路399號,要盡快建立一個城牆遺址公園,當時南京多家媒體報道了此事,附近居民也一直期待這個公園建成。
如今
遺址閒置三年反成垃圾場
就在居民們一直期待這個公園建成時,三年過去了,這裡並沒有一點建公園跡象卻成了一個大垃圾場。只見各類垃圾倒在現場。不一會兒,記者就看到一名垃圾拖運人員,過來倒垃圾,“我們天天將垃圾倒在這裡,東城水岸物業讓我們倒在這裡的。”
而附近居民說,“這裡的垃圾場已經有很長時間了,都是我們小區的人隨意傾倒在這裡的,沒有人管理,遺址公園沒建,卻成了垃圾場,你說可惜不可惜?”
城牆牆基處也污穢不堪,這些垃圾都是東城水岸小區居民傾倒的。對此,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最近裝修的人特別多,裝修材料沒有地方放,都倒在這裡了,下面我們將立即清除。”
記者調查
遺址公園因溝通問題未建
雖然垃圾很快就會清除,但居民想知道這個規劃了多年的遺址公園為何擱淺了,記者向南京城牆管理處了解情況。城牆管理處辦公室馬主任說,當初這裡是規劃了明城牆遺址公園,但是他們一直沒有接到要復建的通知,也感覺很奇怪。
城牆管理處表示,沒有建成的原因,要向南京市文物局了解。而南京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塊地皮屬於東城水岸開發商所有,當初開發商就是在施工的時候發現地下有牆基的,文物部門介入後,遺址得到了保護,但是用這塊地皮來建遺址公園,一直沒有溝通成功。
“我們專門召開了專家會議,要求開發商可以建房,但是有部分地皮也要用來恢復遺址,開發商就提出在建房的那塊地上,希望規劃部門能加高原先的高度,減少他們的損失,規劃局暫時還沒有批復。所以開發商也不願意出讓土地了。” 南京市文物局文物處丁處長說。
應對措施
文物局將加強監管,處理垃圾問題
記者從南京市規劃局了解到,開發商建房高度規劃是無法隨意調整的,但是考慮到是為文物保護讓地,他們正在協調。文物局表示,只要規劃批復下來,通濟門遺址公園的修建就會成為現實,從目前來看,他們需要加強監管,不讓文物遺址再被垃圾填埋。
市民們不解地說,在拯救文物方面,需要得到政府多個部門的支持才行,很明顯,這個遺址公園擱淺了三年,是否是因為政府部門沒有處理好文物保護與補償開發商損失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