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模村地處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境內,行政區域隸屬於徽州區管理,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村落,徽文化底蘊厚重,被譽為"中國水口園林第一村"。2005年11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文明村",2007年6月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文物總局三部委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唐模是一個以水口、徽派園林和水鄉景致為主要特色的古村落旅游景區,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這裡自然環境優美,徽文化底蘊深厚,素有"風雅山水田園,徽派古建長廊"之美譽,並以"地靈三國寶,人傑三翰林"而聞名遐迩,至今還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古村落空間格局和歷史風貌,恬靜的田園風光和古樸的人文景觀相得益彰,是個極具濃郁徽派氣息的皖南古村落,村落整體布局和水口園林的建造堪稱皖南古村落之典范。檀干溪穿村而過,農家夾岸而居,遠山近水,風物怡人,幽情古趣,獨特罕見。
這裡有因拍攝黃梅戲經典之作《天仙配》而得名,被譽為"天下第一鵲橋樹"的槐蔭樹;這裡匯集了自宋、元以來十八位書法名家真跡碑刻;有古徽州水口園林的典作--檀干園;有同胞兄弟皆翰林而受到皇帝欽賜建造的--沖天古石坊;有一千三百多年依舊青春的植物活化石--千年銀杏樹;有獨具江南水鄉特色、詩韻悠悠的古徽州秦淮河--水街;有首開徽州教育、晚清末代翰林、南國詩傑許承堯先生的舊居--許承堯故居;有集中體現古徽州傳統手工工藝展示的作坊--徽州老作坊;還有保持最完整的古徽州祠堂群和石橋群。
近幾年來,唐模景區在加大投資、加大整治力度的基礎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古徽州民俗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會同政府有關部門對挖掘出的民俗文化進行加工和編排,先後推出了黃梅戲表演、茶藝展示,《柳翠娘》、《漁翁戲蚌》等一批具有徽州傳統特色的民俗表演節目,豐富了景區旅游文化內涵。下一步,景區將建立"農耕物件展示館"、"許承堯故居博物館",打造"唐模旅游民俗風情一條街",開辟夜游項目,進一步充實景區民俗文化內容。
唐模景區是一個以水口園林、徽派建築和田園風光為主要特色的皖南古村落旅游景區,自然環境優美,徽文化底蘊厚重,素有‘風雅山水,徽派古建長廊’之稱,恬靜的田園風光和古樸的人文景觀,被譽為為中國水口園林第一村—----唐模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唐模素以水口、水園和水街聞名、游覽唐模景區,全身感受“全村同在畫中居”
經過近十年的不斷努力,景區的服務功能日趨完善,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景區先後完成了檀干園(小西湖)整治,許氏宗祠遺址恢復,天燈廣場及游客步道整治,水街避雨長廊維修、延伸,水街現代民居改徽,尚義堂木牌樓恢復,三線地埋以及村西大型生態停車場的建設,這些項目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景區服務功能。2006年,景區又加大了基礎設施的整治力度,先後完成了景區公共標牌標識六十塊、導覽圖二塊、安全警示牌十塊、垃圾桶三十六對、指示牌二十塊以及旅游公廁改造,並成功列入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與此同時,景區還注重服務配套功能的完善,加強農家樂的管理。目前,景區擁有農家餐館十戶,可同時容納500人就餐,農家旅館5家,床位100張。2007年,景區又完成了占地一年余平方米、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游客接待中心建設,進一步提高了景區的接待能力。
2006年景區成功的被全國旅游景區質量評定委員會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07年到2011年景區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和接待服務質量的完善,加大宣傳促銷力度,借助"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這兩塊金字招牌,樹立品牌效應,並依托法國政府和黃山市政府打造鄉村旅游品牌景區,進一步推進景區各項配套設施建設。下一步,公司將在現有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和利用旅游資源,利用與法國政府合作這一契機,將現行的單一型游覽觀光景區向集游覽觀光、休閒渡假、生態養生於一體的復合型景區轉變,將唐模景區打造成旅游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完善,獨樹一幟,既能滿足各種不同消費群體,又具有自身特色的黃山市鄉村旅游精品景區。
合肥8月19日電 記者趙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