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家族古廟建築600歲展現滄桑歲月 古建築修繕啟動

家族古廟建築600歲展現滄桑歲月 古建築修繕啟動

日期:2016/12/15 1:20:3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一座座身藏偏遠村莊的古代建築,穿越時空把你帶進數百年前的滄桑歲月。記者昨天從萊西文物管理所了解到,為拯救瀕臨絕跡的古建築,日前萊西正式啟動村莊古建築保護修繕工程,首批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5座家族古廟、觀音寺開始修繕。據了解,被保護的古建築多數都是明、清時期,距今最長600年歷史。

  家族古廟建築600歲

  昨天上午,記者跟隨萊西市文物管理所專家和姜山鎮政府相關工作人員,來到位於萊西姜山鎮北仰岚嶺村看到,一座保存完整的古香古色建築群,就坐落在小村莊的中央,古廟分前後兩排,前排中心為大門,取一高兩低的硬山式建築形式,建築面積大約在近400平方米大小,正殿建築5間,偏房還有5間,一共10間房屋形成一個小院落,顯得十分精致。

  據萊西市文物管理所柳所長介紹,北仰岚嶺村的這座古廟是張氏家族古廟,最早始建於明代。當時隨明代萊西、萊陽一帶“張、王、趙、左”四大家族崛起。據史料記載,張氏家族古廟的匾額由明代大臣張夢鯉的後代中,一名清代進士所題寫,至今這塊匾額保存完好。據村裡72歲的老人張京錫說,這座古廟在村裡一直存在,只是到了清代多次修繕,才保存這麼完好。

  古廟精美雕刻存世罕見

  昨天上午,記者在張氏家族古廟看到,從一進大門開始的石柱上,到每一塊木頭上,都有不同風格的精美雕刻,而每一處雕刻都是一個用圖畫講述的故事。像木頭雕和磚雕上有各種動物的和生態環境的圖畫,在木梁之上有不同花紋圖案等。


  據專家分析,這些雕刻都具有明顯的明、清時代藝術風格,表現了當時人們就對生態環境十分講究,另外對雕刻藝術也很有說法,一些大戶人家和當時的家庭集體觀念都比較強,而這些保留完好的精美雕刻,現存量不是很多,而且比較罕見。

  “萊西目前已經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一共有5處。”萊西文物管理所柳所長告訴記者,目前已經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店埠的清代王氏古廟和寨西頭的承興寺等。目前當地政府投資和民間籌資上百萬元,已經啟動了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工程。當地的文物管理所也將從民間搜集上來的兩萬多塊古磚等建築材料,全部用於修繕這些古建築。記者了解到,像張氏古廟修繕工作已經全面啟動,這座經歷600年風雨,先後在清代修繕過多次的張氏家族古廟,將在專家的指導下,恢復原來的模樣。另外,萊西4座古建築也正式開始修繕。

村莊藏著多處古廟寺

  “在古代,許多大家族都建有自己家族的古廟和祠堂,古廟在祠堂之上,是有名望的家族才有能力建設的,在當時都是古建築的精品之作。”萊西市文物所柳所長告訴記者,經普查發現,萊西目前至少有10處古廟具有保護價值的古建築,而今年他們還將公布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對這些身藏小村莊的古建築進行特殊保護。

  記者從即墨博物館了解到,目前即墨村莊發現許多古廟和封寺廟等古建築,有的破壞比較嚴重,有少量保護比較完好,基本上都是古廟家族後代進行修繕。而在六七十年前的老膠州住戶,都知道當時膠城有“三多”,即廟宇寺院多、橋多、石頭牌坊多,向有“五步三座橋、三步兩座廟”之說,故街道命名也有五步三座橋的街名,該街在水寨街南端。

  市文物局工作人員稱,目前全市藏在民間的古廟祠堂等古建築群,在幾十年前破壞嚴重,目前保存比較完好或基本完好的至少還有上百處之多。而有許多已經多次修繕,也有一部分也已經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記者 康曉歡 攝影報道

  破壞文物可追刑責

  萊西文物所柳所長告訴記者,目前大部分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群都分布在鄉村野外,保護管理存在很多問題和困難。特別是農村的家族廟和祠堂、傳統民居等鄉土類古建築文物,其所有權、使用權和管理權大部分屬於村集體或村民所有。

  根據文物保護法等規定,其修繕保養應由所有人或使用人負責,如果屬於村集體或個人的古建築文物,有能力而又沒有及時保養造成人為破壞的,將追究責任,嚴重的還將負刑事責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