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千年蕲縣古城遺址上被老百姓私種莊稼

千年蕲縣古城遺址上被老百姓私種莊稼

日期:2016/12/15 1:18:5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位於安徽宿州市埇橋區蕲縣鎮境內的蕲縣古城址是安徽省人民政府第二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蕲縣也是陳勝、吳廣起義攻克的第一座城池。但是這樣一座古城遺址,現在卻被當地村民種了莊稼。


  據了解,蕲縣古城在西周分封制時是一個諸侯國,在春秋末期其地屬於宋國管理,戰國時期又隸屬於楚國,秦朝統一全國之後這裡設為蕲縣,屬於泗水郡。蕲縣也是陳勝、吳廣起義攻克的第一座城池。雖然經過了2000多年的風雨滄桑,古城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古城的夯土城牆現在大部分還存在的,而且仍然蜿蜒在蕲縣鎮政府的西北東三面,蕲縣古城址也是安徽省人民政府第二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最近記者來到蕲縣鎮,在政府西北邊的邢台莊農田就看到一處規模比較大的古城牆,剛剛下過一場雨,不少村民正在古城牆邊上的農田裡播種,城牆上還種上了不少松樹,登上古城牆就發現有幾處遺址現在已經看不出城牆的模樣,有的地方是剛剛割過的麥茬,有的還有被翻過的一些土,還有的地方已經長出了玉米苗。往西南方向前行還可以看到一座座墳墓,據當地一位老人介紹,蕲縣古城的歷史比蘇州城還要古老,現存的兩處比較大的城牆,一處位於邢莊子農田之中,大體是呈東西方向延伸;另一處位於蕲縣街北206國道的東側,大體是呈南北總向,平時還可以在古城牆邊上撿到秦磚漢瓦的碎片,但是古城牆邊上的墳墓很多還都是近年來人們私建的墳墓。

  針對古城遺址上被老百姓私種莊稼現象,蘇州市文物管理所一位負責人表示,蕲縣古城遺址有很高的考古價值,經過他們的考古發現,已經弄清了古城遺址西門的位置,而且這座古城還有特殊之處在於,因為之前護城河一般是在城牆之外的,現在考古發現這個蕲縣古城牆的城牆之內還有一條護城河,因此具有更高的考古價值。但是老百姓在上面擅自種植莊稼肯定會對城牆造成破壞。這位負責人也表示,這個古城牆遺址目前整體保護還比較困難,只有分段保護,但是分段保護現在也沒有排上具體的日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