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7000多萬龔灘古鎮搬遷破土
日期:2016/12/16 18:46:05   編輯:古代建築古鎮在搬遷中瘦身
據酉陽縣旅游局長石政波介紹,龔灘古鎮是重慶第一歷史文化名鎮,距今逾1700余年歷史。建築獨具魅力,兩公裡長的青石板街蜿蜓崎岖,盤桓在烏江東岸,被國畫大師吳冠中親切地稱為:“是唐街,是宋城,是爺爺奶奶的家”。由於烏江彭水電站的修建,古鎮將搬遷復建到距現址1.5公裡的小銀灘,搬遷復建工程將嚴格遵循“修舊如舊”原則,突出古鎮的觀賞性、功能性、經濟性,傳承“老街-龔灘”品牌,依然演繹龔灘“絕壁上的風景”,讓龔灘永保烏江畫廊的核心地位。按照規劃,古鎮將在搬遷中瘦身,搬遷後的古鎮大約只有800到1000米長,搬遷將用地4.37公頃,總建築面積36169平方米。
搬家費需7000多萬
龔灘古鎮搬遷,需要多少錢?據介紹,將搬遷居民350戶1341人,2007年6月彭水電站蓄水前完工。搬遷重建涉及房屋建設、交通工程、市政公用設施和綠化環境4個方面。其中,搬遷重建如宮殿、廟宇等重點建築10000平方米,每平方米大約需要2000元;石板街兩側民居建築24000平方米,每平方米約1000元;石板街復建4000平方米,每平方米大約需要150元。另外,還將興建公共廁所4座、垃圾轉運站2座,加上廣場、車站、停車場、電力、電信、給水、消防等市政設施,四個方面需要6025萬元。如果算上不可預見費用(按投資預算20%),共需要7230萬元。
新鎮將建“中國土家寨”
據石政波介紹,古鎮重建將盡量使用原有材料,不夠部分采用當地材料。搬遷將重點保護西秦會館、冉家院子、董家祠堂等特色鮮明、具有藝術和歷史保護價值的建築,並爭取恢復牌坊、石獅等消失了的建築,力圖原汁原貌展現如擺手舞等古鎮和酉陽傳統民俗文化。目前,有關部門正打造酉水河土家風情旅游走廊,構建“中國土家寨”旅游新產品,並推出傩戲面具、飾物、編織和蠟染坊、水磨坊等一批有形文化產品。記者楊道彬實習生萬小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