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僅存3座文廟之一的呼蘭文廟,將於28日修繕完畢並對外開放。這是呼蘭區近年來大力發展歷史文化旅游的又一傑作。文廟的修繕,將對呼蘭區的歷史文化發掘和利用產生重大影響,使呼蘭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登上一個新台階。
據悉,呼蘭區在城市發展中注重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傳承歷史文化。他們加大對歷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加強文物資源保護利用,把文廟建設成全區歷史文化的教育基地。同時,修繕後的文廟將成為呼蘭區旅游業的又一張名片。
今年是孔子誕辰2566周年,是弘揚和宣傳呼蘭歷史文化的契機。近年來,呼蘭區加強文物保護修繕工作,推動了全區國學大講堂的發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和整個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今年,呼蘭區已完成呼蘭文廟復原展陳工作。據介紹,呼蘭文廟亦稱孔子廟,始建於1927年,東西寬80米,南北長160米,占地面積1.28萬平方米,屬典型清晚期古典式民族建築風格。三進式古建築群,是東北地區保存最完整、規制最全、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是省內僅存的三個文廟之一,其規模僅次於哈爾濱南崗文廟。作為正式祭孔場所,建築群內包括大成殿、崇聖祠、棂星門和狀元橋等建築。以大成殿為中心,南北形成一條中軸線,坐落在中軸線兩側的牌樓、配殿都是對稱分配的。其由南至北建築有影壁(萬仞宮牆)、泮池泮橋(狀元橋)、棂星門、東華門、西華門、大成門、東庑、西庑、大成殿和崇聖祠。2014年,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呼蘭文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廟內,一棵上百年歷史的參天古榆樹,是呼蘭文廟四周古樹中年齡最長的一棵,這在全國文廟都是少見的景觀。大成殿是呼蘭文廟的主殿,位於第二進院。呼蘭文廟大成殿面積300平方米,正面長30米,頂高7米,面闊五開間,進深三間,頂覆灰瓦,飛檐帶走獸。磚瓦結構,四周有回廊,正面8棵紅柱映襯木雕畫門。殿前建築有寬敞的露台,為祭孔時歌舞行禮場所。文廟內石刻全篇《論語》原文,選用楊伯峻先生譯注的繁體版本。該版本是當代最好的《論語》讀本之一,在學術界和讀者中享有盛譽。采用上等青石,人工線雕而成,全長約58米,高約0.3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