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全國政協委員、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陳光林、周國富帶隊的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大運河專題調研組來到揚州,就“大運河申遺成功後的保護和利用”作專題調研。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楊新力,揚州市副市長董玉海、市政協副主席王克勝參加相關活動。
調研組一行先後實地調研了瘦西湖、江都邵伯明清運河故道、邵伯古堤、邵伯碼頭、邵伯鐵犀、邵伯船閘展示館、個園、東關古渡、古運河等運河遺產,聽取了董玉海代表揚州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工作匯報,了解牽頭城市揚州在大運河申遺成功後繼續發揮運河遺產保護和利用的示范作用等情況。
作為大運河聯合申遺的牽頭城市,揚州在申遺成功後迅速轉換角色,一方面發揮牽頭城市職能,開展運河遺產保護管理的專題研究,創新做好運河遺產宣傳推介工作,完善運河遺產監測預警體系和檔案中心建設,協調國家文物局全面調研運河沿線遺產及周邊環境保護利用情況,努力帶動運河全線遺產保護利用水平的整體提升,認真做好大運河全線保護管理的協調服務工作;另一方面繼續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建立健全運河遺產保護制度體系,有序推進運河遺產保護展示工程項目,做好緩沖區的調整和管理控制工作,完善揚州段運河遺產監測和檔案工作,合理展示與利用運河揚州段遺產,創新開展大運河保護志願服務工作,認真做好大運河揚州段遺產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為運河遺產的永續傳承打下基礎。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調研組對揚州保護較好、豐富多樣的運河遺產交口稱贊,對牽頭城市揚州所做的大量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實實在在發揮了保護中心、研究中心、培訓中心的作用。調研組成員、全國政協常委、原中央編譯局局長韋建桦在發言時建議揚州更加充分認識到自己承擔的重大責任,希望揚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的工作,積極解決經費、編制、政策等方面的難題,強化對運河的全方位研究,帶動揚州各縣市區的運河遺產保護利用工作均衡發展。調研組成員、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張廷皓建議揚州制定統一的保護標准,明確部門責任,推動社會參與,進一步解決好大運河多頭管理的協調問題,形成運河保護管理的新機制;同時堅持科學論證,嚴格限制過度開發,把大運河遺產保護利用納入“十三五”規則,重視儀揚運河的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