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北京地區各大工廠、高校、機關單位均組織群眾挖掘防空洞。
北京前門地區由於地處市中心加之人口稠密,因此這裡的人防工事規模可謂“宏大”。別的不說單說這時間,先後挖了十年,附近的胡同裡不少老街坊都參與到其中,整座防空工事最深處可達十幾米,全長30余公裡,竣工後可容納30余萬人,因工程量巨大,設施齊全,被稱為“地下城”。
四通八達的地下通道可以直通王府井、北京站、天安門等其它地方,食堂、理發室等生活必須設施更是保證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2300個特別設計的通風孔,可以源源不斷把新鮮的空氣輸入地下城。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市內的防空洞逐漸失去了其本身的防御意義。“地下城”選擇一部分區域對外開放,成為北京的旅游景點之一,由於當年許多北京市民都曾參與過防空洞的挖掘,因此倒是不少外國人對此十分感興趣。社會上曾一度有地下城不接待中國游客的傳聞,為此地下城的負責人還曾專門辟。
2005年後由於前門地區的市政改造,北京地下城停止對外開放。
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