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人古鎮打造一個彝族文化大觀園
日期:2016/12/16 18:43:30   編輯:古代建築古鎮是傳承中國文化的重要紐帶,她就像活的博物館保存先人生活的印記,一座古鎮就是一段歷史古鎮是在歷史的長河裡總是最閃亮的寶石。燃燒了干年的彝人火塘經過了世事變遷依舊散發著熱量,那些對祖先的記憶在這熊熊的火光裡被印在每個彝人的臉上,每個彝人的身休裡都流淌先輩的血液,一個承載了彝人厲史的彝人古鎮(查看地圖)就是彝人先輩的呼喚在今天的回響,它矗立於彝州厚重土地之上,一碗碗的美酒、一首首歌謠再次喚醒了往昔的記憶。
歷史在今天的回響
彝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有文字、歷法和獨特傳統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區).人口多達820多萬。彝族歷史人文資源十分主富、博大、精深。在語言和文字方面的種類就有10種之多,用彝族文字寫下的文獻浩如煙海,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天文、歷法、歷史、地理、醫學、藝術等十月太陽歷、虎宇宙觀、萬物雌雄觀、尊左尚黑、火崇拜、畢摩畫、畢摩經、史詩《梅葛》等對人類的科學史、思維史產生過重大影響。彝族支系多達50多個,每個支系的建築文化、宗教文化、服飾文化、歌舞文化、民俗文化、節日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但因開發滯後,缺少一個展示平台,致使這麼豐富的民族人文資源處在中國著名的“滇西黃金旅游線”上而不為游客所認知.是片未開墾的處女地。
就在人們苦干尋找如何傳承這個古老文明的時候,建設一個“中國彝族交化大觀園”的大膽構想被提了出來,而地點就在宋朝時期大理國“德江城”舊址上,這個以文化產業運作方式產生的構想從開工時起就逐漸散發出了獨特的魅力。 彝人古鎮雖然是一座全新的旅游小鎮,但在“滇西旅游黃金線”上處於門戶的地位,具有“一州連三市”(昆明、大理、攀枝花市)的區位優勢,如今即將成為“彝族文化大走廊”的中心。
當清脆的月琴響在彝人古鎮的火塘邊,彝人歡快的歌聲響徹雲宵,彝人最根源的歷史又重新回響在彝人古鎮的上空。
徜徉在彝人古鎮裡
彝人古鎮不僅是一座為了保存歷史和之化的地方,它魅力從走進它的那一刻就讓你著迷不已。有人說彝人古鎮是多變的,無論你從哪個角度接近它都會發現它不同的性格。
早春的周末百無聊賴的時候,翻看著彝人古鎮的照片,垂柳、小溪、紅燈籠讓人想起麗江的柔軟時光.而神秘的彝家風情又讓人覺得別有風味。不用多想了收拾了簡單的行李,開上車趕快逃離喧囂的城市。一個小時前還在污濁城市,轉眼間就在明媚的陽光裡對著彝人古鎮的桃花溪發呆。漫步在古鎮的街道上,粉色的桃花點綴著青色的石板路,偶爾路過的挑水的彝人灑出的水把石板洗的發亮。街道邊的小店每家的裝修都各有特色,有的質樸有的精致,無論你走進哪家店,店家的笑容都讓人感到彝家人的熱情。在古鎮裡許多店都能買到精致的彝族手工藝品,除此之外木雕、銀器、楚雄的土特產也應有盡有。逛累了隨便找個街邊的茶室,一杯香氣撲鼻的普洱茶讓人沉醉在這如紅酒般的湯色裡。太陽西沉,古鎮飄起袅袅的坎煙,食物的香味勾起人們的食欲,彝人古鎮擁有很多家特色濃郁的餐廳,你要是吃遍每家估計要在這裡待上數月。在彝人古鎮豐富的彝家美食裡最有特點的就是以羊為主的特色菜,其中一道烤羊腿堪稱經典,上好的羊腿經過燒烤、黃焖之後變得外酥裡嫩,口味上香辣可口,讓人難以忘記。吃著美食喝著醇香的米酒讓人沉醉不知歸路。華燈初上時,狂歡的人群圍著篝火跳起激清的左腳舞,彝人古鎮的激情在夜色裡被徹底地點燃了。彝人古鎮時而激清,時而寧靜,就像淳樸潑辣的彝家少女,總讓人牽腸掛肚。
彝人古鎮滇西旅游的新明珠
楚雄地處滇中,素有“省桓門戶,迤西咽喉”之稱,是昆明通住、滇西、滇西北的大理、麗江、香格裡拉和騰沖黃金旅游線的重要連接點,也是雲南入川的北大門。楚雄是塊神秘而又古老的地方,祿豐恐龍、臘瑪古猿、元謀猿人、彝族十月太陽歷、萬家壩銅鼓 … … 早為世界熟知,現在,還有一個堪稱彝族文化大觀園的彝人古鎮。
隨著彝人古鎮一期和二期的順利竣工和接待任務開始,滇西旅游黃金線的第一站發生了微妙變化。彝人古鎮旅游景區統計數據顯示:彝人古鎮自去年開放至今已經接待了130萬游客.平均每天都有近千人的旅游團隊進人古鎮旅游,觀賞、游覽、體驗、感受和發現彝族文化旅游的的樂趣和魅力。現在,古鎮旅游中心區域“德江城”也將在今年4月15日動工,它的建成與開放從某種程度上延長了游客在楚雄的逗留時間,改變了楚雄過路站的局面,同時也豐富了此條旅游線路的民族文化元素。楚雄彝人古鎮的建成與開放打破了以昆明、大理、麗江為中心的傳統滇西旅游線路格局,在昆明至大理的中間增添了旅游第一站,既為滇西旅游注入新的民族元素,又增添了游客在楚雄的停留時間、第一站功能呼之欲出。如今的彝人古鎮的開發與建成,交通條件漸趨發達,這不僅縮短了游客至大理旅游的乘車時問,還給游客提供一個旅途上的落腳點,游客到楚雄可先游玩恐龍谷,然後到彝人古鎮過夜,游覽彝人古鎮的建築之美、人文之美以及景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