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吃牛頭宴 感受湖南千年古鎮的“捨巴節”

吃牛頭宴 感受湖南千年古鎮的“捨巴節”

日期:2016/12/14 10:00:14      編輯:古代建築史
 
“牛頭宴”上,鄉民和游客在吃流水席


一位母親背著兒子早早趕到現場等候“牛頭宴”開餐

 
“牛頭宴”上,幾位都市麗人在分享牛頭肉


85歲的張瑞良老人准備上場表演。


風雨橋上,奶奶級的美女們在這一天盛裝出鏡,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戲——口技
 
樹皮做的大號,只有土家漢子才吹得出聲
    4月23日是農歷四月初三,也是千年古鎮湘西芙蓉鎮土家族的“捨巴節”。當天,記者來到芙蓉鎮過捨巴節吃牛頭宴,感受了一番原汁原味、神秘奇特的土家族民俗傳統的節日。
  湘西芙蓉鎮是一座具有兩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鎮,因電影《芙蓉鎮》在此拍攝而聞名全國。古鎮三面環水,融自然景色與古樸的民族風情為一體,大瀑布、青石板街、土家吊腳樓形成一幅精妙絕倫的人文與自然和諧的山水畫卷。
  捨巴節是土家族的祭祀性節日,神與祖是兩大祭祀對象。神有八部大神、社神,八部大神是祖神,社神是帶來風調雨順、五谷豐收的神。祖有彭公爵祖、向老官人、田好漢等先祖。應該說,捨巴節是土家族因神和祖先的崇拜而產生的。
  在捨巴節上,萬人同吃“牛頭宴”讓人回味無窮。好客的土家人在露天廣場擺出近百桌“牛頭宴”,鄉民和游客均可不請自來輪流吃“牛頭宴”。客人在大飽口福的同時,感受一番土家人的神秘和豪爽、好客。
  “牛頭宴”又叫“開大宴”,是土家族接待貴客的盛大禮儀宴會。“牛頭宴”具體做法就是將整只牛頭蒸熟後連大鐵鍋一起端上席,配以泡紅辣椒、酸肉、蒿子粑、臘肉,客人們用刀子切割牛頭上的牛肉食用,大快朵頤,喝竹筒米酒,體驗遠古時期土家人打獵歸來飽餐一頓的感覺。
  “真好玩,真讓人大開眼界。”韓國游客金素娟用生硬的漢語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金素娟告訴記者,在韓國,來過湘西旅游的人大都知道芙蓉鎮有“牛頭宴”吃,但必須得在農歷四月初三,為了吃上“牛頭宴”,一家人特意安排在這一天來芙蓉鎮旅游。
  湘西自治州的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捨巴節對土家族有重要意義,一是繼承傳統,土家族的祖先具有勤勞、善良、愛國、愛家、豪爽、親和的品德,祭祖能激勵人們繼承這些優良品德;二是傳承文化,捨巴節表演的歌舞,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傳承。
  據了解,近年來,湘西自治州形成了以鳳凰為龍頭,打造芙蓉鎮、乾州、裡耶三大景點圈的旅游發展格局,力爭在3至5年裡,把景點圈培育成為繼鳳凰之後的新型旅游品牌和旅游目的地。
   (編輯:申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