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承德普樂寺將重現歷史風韻
日期:2016/12/14 9:47:59   編輯:古代建築史普樂寺位於避暑山莊東側,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占地兩萬四千平方米,坐東朝西,依山就勢,面向避暑山莊,與外八廟其他寺廟呈眾星捧月般環繞在避暑山莊周圍,是清政府為鞏固西北邊疆,促進民族融合專門肇建的一座皇家寺廟。普樂寺以其獨特的建築技巧、高超的佛像造型藝術聞名於世,寺廟整體布局和建築樣式將傳統的漢、藏建築風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清代漢藏建築相互融合的典范。1961年,普樂寺被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作為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清朝末年和民國期間,普樂寺遭到了嚴重破壞,古樹被大量砍伐,古建築幾近坍塌。80年代初,國家撥專款進行保護修繕,一批珍貴的文物資源得到了搶救和保護。時至今日,距離上次大修已近30年,普樂寺古建築又到了新一輪維修期,主體建築阇城城台滲水,條石台幫風化、碎裂、外鼓,寺內旭光閣、鐘鼓樓、天王殿等建築椽飛望板局部糟朽,屋頂漏雨,對室內佛像與陳設造成危害。
這次普樂寺保護修繕工程將按照文物保護最小干預的原則,局部修補阇城條石台幫和地面墁地,采用原做法鋪設防水,解決阇城滲漏問題。對古建築屋頂滲漏處局部揭瓦,更換糟朽的椽飛望板和碎裂的瓦面。並疏浚院內排水系統,全面排除古建築安全隱患,有效保護這一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
(編輯:申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