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泰山文化產業園

泰山文化產業園

日期:2016/12/14 9:46:17      編輯:古代建築史
    “置身其間,沿街而行,你將領略到從秦漢到明清的歷代風情。”今天下午,“文化強省看山東——第七屆中國網絡媒
    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泰山腳下,正在建設的“泰山文化產業園”獨特的創意構思和完善的規劃設計引起了采訪團成員的興趣。規劃總面積9.7平方公裡的文化產業園,總共包涵了秦漢風情區、唐宋風情區、明清風情區、生態旅游區等七大片區,是一個全新復合文化旅游產業園。
    復建一條御道,感受帝王之旅
    在上梨園村,將按照漢代的規制,復建漢武帝登封泰山御道,並以此歷史文脈為主線,恢復建設漢御道三大景觀區:入口區,建設漢代門阙、萬壽鼎、漢御古道、漢御牌坊、題刻碑文等;明堂祭祀區,建設東來閣、傳芳台、上梨園、東沐浴邑、西沐浴邑、漢明堂等;水庫生態區,包括生態水面、瀑布、觀瀑亭等景觀。挖掘文化內涵,完善展示功能,配套建設旅游服務設施,形成歷史文化與自然生態相得益彰的旅游景觀帶。
    在東御道入口北側,還將建設泰山松石文化主題園。眾所周知,泰山松、泰山石是泰山獨特的景觀資源,同時承載了極其豐富和深厚的文化意蘊,是自然與文化相融合的典型載體。這個主題園將集休閒觀賞、文化體驗等功能為一體,展示泰山三重世界遺產獨特資源魅力。
    “挖掘”一個古鎮,享受自然養生
    泰山古鎮項目位於泰山景區大津口鄉艾窪村,規劃結合實施艾窪村舊村改造,利用天燭峰進山口區域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挖掘泰山獨有的歷史文化、帝王封禅文化和豐富的民俗文化,按照古鎮與民俗展館一體布局、陳列展示與體驗參與交融相濟、觀光游覽與休閒娛樂有機串聯的規劃理念,建設一處集文化展示、民俗體驗、產品展銷、餐飲住宿、休閒養生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泰山非物質文化展示基地和休閒觀光綜合服務基地,打造“自然民俗博物苑,天下最佳養生地”。
    在古鎮風情區,游客們可以欣賞到《中華泰山·封禅大典》大型實景演出,與實景演出相配套,還會建設“泰山東街”和“泰山古鎮”、“拜祖堂”,同事,一個以秦漢唐宋清五個盛世朝代風格裝修,集中體現五個朝代的遺風的泰山高端旅游接待設施也會在此修建,以滿足游客餐飲住宿的需求。該風情區中,還有中華民俗文化園、國際影視城、國際兒童游樂園等項目。
    培育一個茶園,品茗科研兼顧
    將目前位於范家莊村的泰山茶苑向西擴展,擴大種植面積,完善園區格局,增加體驗項目,建設集采摘、加工、品茶、銷售、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泰山茶文化主題園——泰山茶苑大觀園。茶園建成後,將積極進行科研產品的開發和生產,行程科普展覽區、林果觀光旅游區和休閒農莊體驗區。
    打造一個運動園,捶丸射箭攀巖
    捶丸是我國古代一種以球杖擊球的體育運動,被稱為中國古代高爾夫球,在宋、金、元三代較為普及並發展繁榮。2002年在岱廟出土的宋代石刻畫對這一古代運動進行了形象的描繪。根據這一歷史考證,泰安將在上梨園、艾窪建設泰山捶丸文化基地,依據宋代捶丸圖和相關記載復原比賽場景,讓游客親身體驗古代捶丸活動樂趣,更好地傳承這一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泰山文化旅游。
    這個國際運動園內,與中國古代高爾夫球相對應,還將發展現代高爾夫球項目,並開展騎馬、射箭、攀巖、野營、野餐等戶外活動和團體拓展項目。
    “補充”一個文化“村”,宜業宜居宜文
    以展示中國文化為主,以世界文化藝術為補充,建設泰山國際文化村,培育文化藝術、建築景觀設計與廣告設計等產業,將泰山國際文化園打造成“宜業、宜居、宜游、宜文”的綜合性文化基地。這個文化“村”將依托泰山的“國山”地位,以泰山文化為紐帶,以加強國際交流為載體,吸引不同國家的國際知名人士入住,內設中西式餐飲、娛樂、健身、購物等場所,提升泰山的國際影響力。
    據了解,泰山文化產業園建設已於2009年啟動,現各項目分片區正在按計劃穩步推進實施中,園區內的封禅大典實景演出項目也已在去年投入運營,如今已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今年9月又有20億元的投資簽約產業園的泰山古鎮項目。“泰山文化產業園規劃的實施,將促使泰山旅游由傳統門票型旅游向復合消費型旅游轉變,為游客提供了一個吃、住、游、購、娛的平台,從而大大延長游客的滯留時間。”泰安市文改辦朱主任如是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