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去山西記
日期:2016/12/15 0:31:46   編輯:古代建築史
一
之前我去過兩次山西,一次是去平遙,另一次是去長治,都是五年前的事。五年前,我雖去過一些地方,但幾乎對任何形式的旅行都充滿厭倦,覺得千山萬水只在心中,不在路上。
五年前,我才喜歡上旅行。每年都要去一些地方,有一半是去講座,順便到想去的地方看看;另一半更純粹,就是為旅行而旅行,這其中,又有一些關於旅行的活動,有的活動不錯,有的活動沒什麼意思。有沒有意思,主要取決於同行的人。在那些陌生的地方,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談天說地,煮酒論道,惬意無比。我能記得很多場景,一個個曾讓我感動的片段,每一個片段都難以重復,拼接在一起也是碎片。
所以,我想自己組一個這樣的團,一起去旅行。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就和幾個朋友一拍即合,有了這次去山西的文化樂旅。
二
先做一個流水賬般的統計。
報名參加這次文化樂旅的30名成員,年齡最大的74歲,最小的8歲。
他們的職業五花八門:有企業家;有舞蹈家;有主持人;有書法家;有醫生;有景觀設計師;有大學教授;有中學老師;有大學生;有高中生;有初中生,還有小學生。
他們來自各地:上海1人;杭州1人;武漢1人;青島2人;濰坊1人;菏澤4人;其余人來自濟南。
他們從報名就表示,從不愛參加旅行團。但是,他們共同參加了這次文化樂旅。
這讓我一開始就壓力陡增。
三
出發那天還順利。在體育中心的中勝車行門口,大巴六點半就到了,七點准時出發。
只有一個小插曲,來自菏澤的盛老師遲到了。
之前,凡是外地趕來集結的,都是提前一天到濟南,盛老師覺得菏澤離濟南近,執意要當天一早來,結果堵在高速上,沒能趕到。
下午,她坐長途汽車到太原和我們匯合。
本來,我以為盛老師這麼固執,會不好相處,沒想到她脾氣超好,且知識淵博,唐詩宋詞,一路上信手拈來。只有一點可惜,就是她錯過了來時路上的熱鬧。
從濟南到太原,七八個小時的車程,在歷史講壇公眾號創辦人老白的主持下,大家開始自我介紹。畢竟,多數人之間還非常陌生,稍微有些矜持,介紹後,氣氛很快就活躍起來了。老白給大家大體講了山西歷史,古建研究專家唐大華老師講了兩個小時的山西古建築情況,我看到鄰座的一名女士在車上做筆記,十分認真,後來才知道,她和另外一名共同報名的女士都是山東博物館的義務講解員。
我在車上講了兩段,一段主題是酒,另一段主題是吃。
後面幾天,我也主要干這兩件事。
四
到太原後的第一站是店頭古堡,這座位於太原城郊的石質窯洞式古堡群,至晚是北宋時期的軍事堡壘和屯兵之地,結構復雜,場面壯觀,讓人頗為震撼。
除了我們,這裡幾乎沒有人。經營景區的是一位煤老板,據說他投了上千萬,想好好打造一下,卻發現游客稀少,只是偶爾會有些影視劇組過來取景。
村裡保持著非常原始的風貌,戲台正對著一座古廟,石板路兩旁,依稀能感覺出當年商鋪的繁華,而今卻變得空曠荒涼,只住三兩戶人家,都是老人。看著他們挑著水從我身邊走過,我想起一個朋友說的:在窮人的臉上,能看到古人依稀的樣子。
五
晚宴在“晉味道”,是山西一名大學教授開的,酒店按照山西的文化特點去設計,教授先為大家講解,然後開席。菜很豐盛,各種特色,盤子摞盤子,大家吃得很開心,互相敬酒。中間來了一男一女,唱了兩首山西民歌,都沒聽盡興,又多點了一首。
由於這一天都在趕路,為了節省時間,午飯在一個所謂星級服務區吃自助,菜品雖不少,做得很一般,尤其是提供的啤酒,用團裡的趙老先生的話說,是“所有喝過的啤酒裡最難喝的”。並且,沒有冰。
所以,這堅定了我的一個想法:今後就算耽誤些時間,也不能在高速服務區吃飯。
晚飯後入住酒店,然後自由活動。我在微信群裡吆喝組局,很快,四五個精壯男子下樓,去吃燒烤。
燒烤店的名字叫“石器時代”,啤酒還可以,烤串一般,客觀地說,相對遍布濟南的燒烤事業,太原的燒烤還停留在石器時代。
六
第二天奔五台縣,上午看了南禅寺,這是中國目前存世最早的單體木結構建築,滿堂彩塑栩栩如生。下午,去了佛光寺。
快到佛光寺時,有一段非常難走的路,大概有一公裡,正在整修,只能一車單行,無法掉頭。大巴在眾人的指揮和疏通中,開到寺門口的小廣場,大家搬石頭鋪路,才讓大巴掉過頭來。
氣喘吁吁中,我進了寺門,立刻被震撼了。這座建於唐代的寺院巍然屹立,無比壯觀。難怪被梁思成先生稱為“中國第一國寶”。
這也是我見到過的中國最美的寺院,沒有之一。
在寺院的牆根下,團裡的攝影師老馬從背包裡取出茶具,泡起了功夫茶。茶是老樹普洱,牌子叫菩提禅心,清涼的風吹著喝茶的人,有人唱起了《白度母心咒》,那一瞬間,仿佛天籁。
五台縣的晚餐沒有什麼好吃的。餐後,唐老師在會議室開始古建知識的專題講座,大家聽得很認真,看著幻燈,對比著發到手中的小冊子,拼插著斗拱模型,回想著白天看到的場景,體會頗深。
十點結束後,群裡又出來七八個找酒喝的人。小縣城的夜宵很少,附近的兩三家店都打烊了,好不容易,看到一家還沒有關門的小店,老板很實在,說廚師下班了,但可以到後廚看看,有什麼吃的,就吃什麼。
我和老馬到後廚,要了一盤蹄凍,一盤花生,一盤黃瓜,還發現了半盆驢肉,讓老板用鍋熱上一盤,搬了一張桌子到馬路邊,要了箱啤酒,又從旁邊一家煙酒店挑了瓶十年的老白汾,喝了起來。
把酒喝空了,把路燈喝滅了,把馬路上的車都喝沒了,大家還意猶未盡。直到聽到樓上有人喊:“你們說話小聲點!”我們才發現擾民,在互相的噓聲中靜悄悄散了。
七
第三天上午去了廣濟寺,元代大木作,有一段山路,路上,到處是各種標語,還路過一個特別簡陋的小廟,幾間窯洞,供著三座佛像,一座沒有佛頭,另外兩個也特別殘舊,估計好久都沒有香火了。有人提議找個水果供一供,沒有找到。
中午前往定襄,去閻錫山故居。錯綜復雜的院落裡,有五百七十五間房,還有迷宮般的地道。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刻在石碑上的家訓,全是大白話,也全是讓人容易接受的道理。比如“不顧別人的利害只顧自己的利害的行為是不對的,是恥辱的,是必敗的。”
想起韓寒那部PPT電影中,唯一給我留下印象的一句台詞:懂這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一
閻錫山的故居和徐向前故居很近,和薄一波故居也不遠。那裡的風水應該不錯。
中午在閻錫山公子的院子裡,吃七碟八碗。據說,當年蔣介石和宋美齡來到這裡,閻錫山就用這個來招待,有特色,不奢侈,味道尚可。
接著返回太原,先去純陽宮,臨時增加的一處景點,為元代建築,占地不大,布局精巧,是原來的山西博物館所在地,呂洞賓的道觀。晚餐在太原的老字號芙蓉酒樓。原本想去一個更老的字號,叫“老太原”,是一家國營酒店,據說環境不好,服務惡劣,已經很少有本地人去吃,所以,最終換到了這裡。
晚餐後,又組織酒局。有的人去了柳巷,我們幾個去了一家燒烤吧,叫“瘋狂原始人”,兩升的扎啤,每人兩杯。
八歲的小朋友和媽媽也來坐了一會兒,小朋友特別活潑,幾天下來,和我們熟得不行,並且,只要問他:“你想干什麼?”他會蹦著說:“喝酒!我要喝酒!”
當然,只是說說而已,他來了也不喝,就在一旁玩。
八
幾天下來,團裡的古建築知識已經頗為豐富了。老白在車上出題搶答,沒想到每道題都難不倒大家。尤其是團裡的孩子,學習力和記憶力超強,坐在我後面的一個初中的孩子一個人就搶答了三道,得了三瓶當地特色飲料沙棘汁。我一道沒搶上,連唬帶騙,給這個孩子要了一瓶,挺酸。
第四天上午到了晉祠,這是全國最經典的宋代大木作,有中國最早的立交橋——魚沼飛梁。原本覺得,這樣著名的旅游景點商業氣息會很濃,進去後發現,確實值得一來。
當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也是如此,晉祠原本不在他們山西考察的計劃之中。直到離開太原,去汾陽途中,“忽然間我們才驚異地抓住車窗,望著那正殿的一角側影,愛不忍釋。”
中午趕到汾陽,在杏花村酒廠的酒店吃飯,打了壺散裝的汾酒原漿,入口綿柔清香,確實名不虛傳。
接著去太符觀,金代大木作,三堂彩塑保存完整,我格外喜歡最後那座大殿的明代壁畫,是用特別中國風的線描,畫的是釋迦摩尼的成佛過程,連環畫一般,充滿生趣。我特`意問工作人員有沒有專門的畫冊,可惜沒有,只有一本整個太符觀的簡介畫冊,三塊錢,我沒要。
傍晚到了平遙古城,坐電瓶車進去,住在一座深宅大院裡,晚上原本想看實景演出《又見平遙》,這是所有項目中,唯一一個沒有含在團費裡的,讓大家自由選擇。團中有三個看過這場演出的,都說好看,吊足了大家胃口,但可惜,周一休息,沒有演出,稍有遺憾,只能下次彌補。
這次也多少彌補了一點,晚飯選在了平遙的大戲樓,邊吃飯邊看平遙的特色演出,倒也熱鬧,只是桌子小些,擺不開盤子,摞了兩三層。
晚上的自由行動,很多人都去逛古城,買東西,做足療,喝酒。
我們是在文廟前的一家燒烤攤喝的,先勻白的,又開啤的。烤了一只羊排,喝得只剩下一桌客人時,一個男服務員湊上來,問:“你們是作家嗎?”
他在旁邊聽了很久,旁邊,一名年輕的女服務員給我們介紹,說這個小伙子是個詩人。
我問他寫過什麼詩,他給我們念了兩首,一臉虔誠。中間,另一個男服務員突然蹲在地上傻笑,女服務員指著傻笑的男服務員,對我們說:“別理他,他是傻逼。”
看得出,這個女服務員挺喜歡給我們念詩的這個小伙子,她不過十八九歲,長得不漂亮,打扮也很普通,左胳膊上紋著一個歪歪扭扭的“忍”字,右胳膊上紋著一個心型,已經斷成了兩截。
這一晚喝得特別多,團中的舞者曼莉沒怎麼喝,也開心得像喝多了一樣,為我們跳起舞來,從地上跳到了桌子上,拉著那個“傻逼”服務員圍著燒烤攤跳了一圈。
回去,一起喝酒的韓哥沒睡著,把他當年記住的一段民謠整理出來,連夜發給我。這段民謠有幾個版本,但他這個版本極其生動,完全是口述相傳,根本查不到。
九
第五天到平遙的雙林寺和鎮國寺,這兩處古跡和平遙古城加在一起,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自然名不虛傳。
看完後,返回太原,去參觀山西博物院,這也是臨時增加的地方,團中很多人對博物館都有濃厚的興趣。其中,上海來的田老師當初到了濟南,就直奔山東博物館,一下午只看了兩個展廳,他甚至把回程的酒店也訂在了山東博物館旁邊,准備看上半天再走。
在山西博物院大概呆了兩個來小時,就兵分兩路,有的人先回酒店休息,我們打了兩輛車去太原著名的醋廠,在裡面轉了一圈,買了些醋。
醋廠有兩個地方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那些存放醋缸的溫室房,從裡面走一圈,被熏得滿面淚花。二是醋冰淇淋,只在醋廠有賣,味道特別清爽可口。
晚餐去山西會館,邊吃喝邊看各種山西的非遺表演,過瘾。
十
最後一天,返程回濟南。中午在趙州橋邊上吃了一次全驢宴。我是奔著店名去的,叫“祖傳八代全驢宴”。一個火鍋,十盤肉,十盤菜,加上每人一個驢肉火燒,吃得頗為熱鬧。
一行人中,飯量最大的叫李翰培,上初中,號稱能吃十碗米飯。三桌全驢宴,只有他那桌吃光,我專門把他叫來,又做到另一桌上,這桌至少剩了半鍋肉和菜,他一碗又一碗,兩個人幫著給他盛,直到他媽媽發現群中的照片,才跑上來把他攔住。
李翰培一直學跆拳道,又尤其喜歡歷史,擱到古代,定是一員猛將。
接著又看了趙州橋,這座一千多年歷史的古橋依然雄渾結實,讓人感慨的是橋邊有一座仿古的橋,建的時間不長,卻顯得又破又舊,粗鄙不堪。
下午四點,從趙州橋上了大巴,就開始抽獎了。三等獎五名,菩提禅心普洱茶一份;二等獎三名,由高致酒行提供的美缇克紅酒一份;一等獎是自駕寶一台,這款高科技產品跟了我們一路,記錄了路況車程,還自動生成了路書,也算給我們出了大力。
紀念獎是菩提禅心普洱茶的小份,外加一本我的簽名書,所以,人人有獎。
到濟南市,已夜色闌珊,大家互道離別,依依不捨,六天的旅程讓大家成了朋友,甚至成了親人,別離的話不用多說,心中早已熱淚盈眶。
是的,這是一次難忘的旅程。充分印證了那句話:每一次相逢都是久別重逢。
我們一定還會再見,文化樂旅的朋友們。
這次旅程只是開始,永遠不會結束。
(來源:魏道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