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唐卡背後的宗教密義

唐卡背後的宗教密義

日期:2016/12/15 0:30:43      編輯:古代建築史

唐卡起源歷史悠久,從有文字記載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唐卡藝術於2006年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每軸唐卡畫一般描繪一個完整的故事。內容多以佛像和經變故事為主。唐卡所表現的內容都是佛教深邃奧秘的哲理,用圖符造型信息達到傳播教化眾生的目的。

唐卡的流傳與藏族游牧的生活方式有關,裹成一卷的唐卡對於逐水而居的藏民來說成了一座移動的廟宇,無論到哪裡,只要把唐卡掛到帳篷裡,哪怕是一根樹枝上,都能成為一種象征讓藏民頂禮、祈禱、觀想,最小的唐卡有巴掌大,畫在紙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達幾十或上百平方米,每年擇吉日向信眾示現,當緩緩展開後,竟能遮住整整一面山坡。
 
唐卡作為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其繪制過程也是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唐卡畫師被藏民統稱為“拉日巴”,意思是畫佛或神的人,他們手中都有一份世代相傳的《造像度量經》范本,就像佛門弟子遵循教規戒律一樣,拉日巴在繪制唐卡的時候必須遵循,唐卡至今猶存的最大秘密就在於此,即“遵循”和“傳承”。


四臂觀音是雪域西藏的守護神,藏人由老至幼家家戶戶,皆吟誦其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
 
 
四臂觀音與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合稱三族姓尊.代表大悲、大智、大力,為密乘行者人人必修的法門。
 
本尊身顏潔白如月,頭戴五佛冠,發黑色結髻,中央二手合掌於胸前,捧有摩尼寶珠,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手拈八瓣蓮花與耳際齊,面貌寂靜含笑。以菩薩慧眼凝視眾生,凡被其觀者盡得解脫。全身花蔓莊嚴,雙跏趺坐於蓮花月輪上,身發極大五彩光,明朗照耀。
    釋迦牟尼佛與阿羅漢 唐卡     黑地缂金釋迦牟尼佛唐卡  
綠度母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度母,梵名Tara,全稱聖救度佛母,我國古代稱多羅菩薩、多羅觀音,度母有許多不同的化現,包括有二十一度母、五百度母等等,皆為觀世音菩薩之化身,而綠度母為所有度母之主尊,總攝其余二十尊化身之所有功德。
 
馬頭金剛(梵名Hayagriva)是觀音千千萬萬化身中之一種化相,是幫助修行者降魔除障的忿怒形相。他相貌凶惡,令人毛骨悚然。但他的忿怒形相,是為了利益眾生而現的,其背後是對眾生之悲心,而並非忿怒或瞋恨心。
    雍和宮唐卡 文殊菩薩  
蓮花生大士 唐卡
 
 
密乘經典記載,蓮花生大士是三世諸佛的總集化現,為利益世間眾生而降臨娑婆世界。蓮花生大士集智慧、慈悲和伏惡的力量於一身,擁有無邊的法力,祈禱蓮師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在末法時代,祈禱蓮師非常重要,不管是為了自己修行順利成就,還是為了利益眾生圓滿成功,一切重大的事業均離不開蓮師的加持。
 
 
蓮花生大士 唐卡
 
 
金剛亥母 唐卡
 
 
妙音天女 唐卡

(來源:人民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