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樓道文化香飄古城

樓道文化香飄古城

日期:2016/12/14 9:44:32      編輯:古代建築史
樓道文化香飄古城
樓道文化香飄古城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每天上下樓,總能時不時看兩眼,濃濃的書香文化氛圍,讓人感到很溫馨。”家住繁榮小區的李阿姨高興地說。  寧安市如火如荼的“整髒治亂百日會戰”,不僅讓市區內的居民樓院環境煥然一新,而且通過樓道文化建設,豐富了小區居民的生活內涵,提升了樓院的文化品位。 文明,正在從樓道——這個與居民生活須臾不可分的場所延伸。
 

樓道文化香飄古城

樓道文化香飄古城

樓道文化香飄古城
樓道文化香飄古城

  眼下,在寧安市很多小區的居民樓裡,給自己的樓道文化“定位”成了一種時尚,突出黨建工作重點、寧安特色文化內容、文明和諧主題、共建單位文化內涵,采取噴繪圖板、手工繪畫、油畫、板畫、攝影、書法、剪紙等形式,實現著一個小區一種風格,一棟樓一個特色,一個樓道一種文化,真可謂百花齊放,各具魅力。
  “金點子”點燃智慧。寧安市計生局在與繁榮小區實施共建過程中,廣泛征求居民群眾的樓道文化建設建議,確定了“仁、義、禮、智、信、福、祿、喜”8個單元樓道文化特色,制作了16塊溫馨提示牌,布局合理巧妙,內容簡約精美,環境和諧統一;物價礦產住宅樓小區以“梅、蘭、竹、菊”為背景的《樓道環境衛生公約》和“愛心傳遞你我,文明就在身邊”、“有公德乃大,無私品自高”等圖板,以文化啟迪、環境熏陶,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城區工委包扶樓道居民自己動手設計布置,身殘志堅的殘疾姑娘李長艷的繪畫作品、攝影愛好者拍攝的寧安自然風光作品、居民精心編織的手工藝品,溫馨典雅、引人入勝、妙趣橫生;工商聯包扶的瑞合領秀名都住宅小區的孩子們也將自己制作的書畫作品親手掛到了牆上。
  樓道文化建設與居民產生“心靈共鳴”, 百姓參與積極性空前高漲,目前,已是樓樓藏文化,層層有看點,每日居民們匆匆走過的土灰色樓道,變成了引人注目的“藝術長廊”。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寧安市樓道文化建設,像無聲的細雨,滋潤著居民的心田,如和煦的春風,吹遍每個樓道,成為鄰裡和諧、共建幸福家園的紐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