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投入1億元巨資復古建設 打造風格獨特牛街古鎮
日期:2016/12/14 9:41:33   編輯:古代建築史
日前,牛街古鎮建設將以BT模式正式開建,目前,投資方資金已到位1億元資金用於市政設施的建設,民居風貌改造全面啟動,群眾自拆自建工作正有序開展。 建設的如火如荼,迅猛推進。牛街鎮位於鎮雄、彝良、威信、大關、鹽津5縣的中心交匯點,在今後的交通網絡中將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輻射帶動力強。全力搶救、保護、傳承好牛街千年歷史文化,傾力打造牛街歷史文化名鎮,是實施城鎮化發展戰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對於彝良縣打造經典文化品牌,樹立彝良乃至昭通良好形象,加快推進歷史文化保護、雲南昭通彝良旅游產業發展和城鎮化建設,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為將牛街古鎮打造成“雄踞白水江邊,輻射鎮雄、彝良、鹽津、大關,具有濃郁古文化特色,集江面、水體、古道、廊橋、兩岸古樸建築景觀、生態農特產業為一體,人口上萬,別具一格的中心古鎮”這一定位,彝良縣立足近期、著眼未來,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適當超前,做好規劃設計。充分挖掘古鎮文化內涵、民風民俗,結合人文自然景觀,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注入魏晉文化和驿道文化元素。加快打造以傳統文化、生態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文化旅游重鎮,確保2011年6月底前牛街古鎮建設初具規模,年底前配套工程等全面建設完成。力爭在兩年時間內將牛街古鎮推入市場,使古鎮成為中國西部千裡大峽谷歷史文化名鎮旅游核心區和昭通具有歷史久遠、文化厚重、風格獨特的旅游休閒之地。
牛街古鎮位於彝良縣東北部,伫立於白水江畔,始建於東漢時期,至今已有1700年的歷史。因其獨特的地理區位,自古以來是出滇入川的要道,商賈雲集,人文荟萃,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和古滇文化交相輝映,底蘊深厚,俗有“三川半”之稱。現存有觀音堂、文昌宮、銀匠鋪、厘金房、南華宮、禹王宮、岑宮祠等一批極具川南特色的古建築遺址和民居。2008年被省政府命名為“歷史文化名鎮”,2010年省政府批復了《牛街歷史文化名鎮規劃方案》。目前,隨著全市大通道建設的加快推進,尤其是柿鳳二級公路、昭彝二級公路的建設,交通環境的改善,牛街古鎮的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打造牛街古鎮已具備現實條件。牛街古鎮打造分為核心區、一般區和拓展區,面積5.9平方公裡,主要包括基礎工程建設、古跡打造、風貌改造、拆除重建、新區開發等幾個部分。 (記者 王艷)中國規劃網昆明3月1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