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合作加強寧夏文化遺產工作框架協議》正式簽署。
7月5日,國家文物局、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合作加強寧夏文化遺產工作框架協議》在銀川正式簽署,標志著寧夏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利用工作開始步上新的台階。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霁翔同自治區主席王正偉分別代表國家文物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在協議上簽字,自治區副主席屈冬玉和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在簽字儀式上致辭。
《合作加強寧夏文化遺產工作框架協議》是國家文物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加強協作,共同做好寧夏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充分發揮寧夏回族自治區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資源優勢的重要舉措。《協議》共八條,內容涉及西夏王陵、須彌山石窟、長城寧夏段、水洞溝遺址等寧夏重要文物遺址的保護,並提出要加強寧夏地方特色的博物館體系建設。
此次《協議》的簽署將促使寧夏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利用工作插上騰飛的翅膀。自治區副主席屈冬玉在致辭中表示,寧夏將在國家文物局的幫助支持下,立足豐富的文化資源,堅持文化遺產保護方針,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挖掘與提升相結合、保護與開發相結合,進一步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提升文化遺產保護能力、夯實文化遺產發展基礎、提高文化遺產管理水平,把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