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千年古剎泰安寺重建竣工 汶川地震時幾近全毀

千年古剎泰安寺重建竣工 汶川地震時幾近全毀

日期:2016/12/14 20:22:14      編輯:古代建築史

青城山泰安寺重建落成典禮暨佛像開光法會 黎朗 攝   唐宋以來,泰安寺向為禅宗弟子向往的聖地,川西佛教的講習之所。僧人在此學養完滿,方可到數十裡外的白雲洞去修行。泰安寺曾統管後山寺院四十余座,香火旺盛,名僧輩出。   泰安寺始建於唐朝,歷代幾經重建培修。至明末毀於兵燹,並於清代乾隆年間重建。解放後,廟宇漸毀,僅存正殿和廂房。這次重修,是泰安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   5月24日上午,泰安寺重建竣工典禮暨佛像開光法會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後山舉行。該寺住持洪法法師告訴記者,這是改革開放恢復正常宗教活動以來,最盛大的佛門典禮之一。   這也是泰安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重建。原名太庵寺的泰安寺,距青城前山大門約13公裡。據介紹,泰安寺始於唐宋,在明代最為鼎盛。明末年間,該寺僧人抵御張獻忠之亂,寺廟毀於兵火,於乾隆時得以重建。   解放後,寺廟僧眾遣散,廟宇日益損壞,僅存今大雄寶殿與部分廂房。時至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政策,青城後山開發旅游業,寺廟得以重修。然而這次重修後的泰安寺規模大不如從前,不少寺地已被挪作他用。   2008年,汶川大地震再次摧毀用混凝土復建的廟宇,惟有年代久遠的木式結構大雄寶殿得以幸存。   青城山為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也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天師道的祖庭。一提到青城山,一般人都很容易就聯想到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道家青城派。   然而這裡不僅僅只有道教。北宋年間,就有禅門高僧駐錫於此,那便是雲門宗代表人物之一,雲門文偃的弟子香林澄遠。此後,歷代均有名僧在泰安寺一帶修行和講學,如明代白雲鑑隨禅師、清代丈雪通醉禅師等高僧。白雲鑑隨禅師圓寂於此,寺外有其靈塔。   在洪法法師看來,青城後山與前山道教雖在歷史上時有論道,但能共處一山、和諧並存,可見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事實上,中國民間信仰的特點在泰安寺的過往中體現無遺。   在相關地方志中有一幅《泰安寺回憶平面圖》,其中清晰地標識了正殿外,還設有三婆殿與關爺殿,分別供奉道教信仰中的三婆神與民間熟悉的關帝。   與泰安寺一道重建的,還有附近的“泰安古鎮”。唐時為味江寨,宋代設味江鄉、味江鎮,清時始依泰安寺而易名為泰安場。這裡曾是交通驿站所在。   在歷史上,作為全鎮核心的泰安寺不僅僅是一處佛門之地,更是當地重要的公共空間。據清代光緒年間修訂的《灌縣志》中所載,當時的泰安寺山門前曾建有與山門結為一體的戲台。戲台下開巷道,騎跨在山門入口通道之上,人們進入山門時需從戲台下穿過。   自清代以來,泰安寺左側用地用於修建燈棚,舉行元宵燈會。記者在寺內找到現存最古老的實物碑記,為1836年所刻的《重修一樓雙功序》。碑記中談及當時在此舉行的燈會盛況,“每季上元,燈會輝煌,十晚通宵,耀如白晝”。而後毀於民國時期。   根據資料顯示,泰安寺後來也被作為地方教育的場所。同治七年(1868年),此處開辦“味江義學館”。時至民國,這裡設置了國民學校,成為當地啟蒙的起點。   1943年,泰安古鎮毀於火災。改革開放後旅游業興起,“泰安古鎮”於1986年重建。自1992年,青城後山正式向游客開放,而泰安則日漸以旅游業作為當地經濟的支柱。據資料顯示,1000余戶原住居民中,有80%以上從事農家樂、旅游商品等相關服務工作。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泰安寺建築幾近全毀,只有建於清代的大雄寶殿和一尊珍貴的烏木觀音像留存下來。同時,地震也給泰安古鎮和青城後山的旅游業造成嚴重損失。   四年後的今天,寺廟的重建完成,泰安寺把自己定位為川西地區有影響力的佛教寺院之一。據洪法法師介紹,在近年重建泰安寺的過程中,寺廟方面也得到了當地政府和香港陳廷骅基金會的大力支持。   在都江堰市規劃局提供給記者的《都江堰青城後山泰安寺規劃方案》中,明確提及重建寺廟的目的之一,就是帶動當地旅游經濟發展。   在談及寺廟與旅游業的關系時,洪法法師表示,僧人修行在於內心笃定,不應為外界所擾。同時,緣起於災後重建工作的泰安寺慈濟功德會,此次也正式成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