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敦煌壁畫修復需要百年

敦煌壁畫修復需要百年

日期:2016/12/15 0:36:35      編輯:古代建築史

      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洞內有超過一半壁畫遭受著嚴重的病害,目前已有8個一直開放的洞窟被迫關閉。然而由於人才缺乏,已被證明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並未迅速改變壁畫的境況。     據敦煌研究院副院長介紹,產生酥鹼的主要原因是巖體裡含有可溶性的鹽,濕度增大的時候它就溶解,溶解的時候體積就要膨脹。當干燥的時候要結晶、收縮,這樣反復地溶解膨脹、結晶、收縮,使壁畫底層受到破壞。既然濕度的變化是壁畫病害的主要原因,那麼控制壁畫濕度就是治病例的根本了。     文物工作者在修復患病壁畫的同時,把莫高窟周圍樹木的灌溉方式改為堤灌,不讓多余的水分進入巖層,並在洞窟內換上了透水性好的地磚,還准備在所有經常開放的洞窟裡采用化學方法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進行人工通風。     雖然文物工作者已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壁畫病態的方法,但是由於缺少能夠熟練運用這些方法的技術人才,使得敦煌壁畫的保護修復工作舉步維艱。     敦煌壁畫為600-1000多年歷史的文物,由於受到自然的侵害,質地已經十分脆弱,修復這些壁畫的人員既要有熟練的技術又要耐心細致、一絲不苟,這樣就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因此修復速度緩慢。     據了解,一名技術熟練的工作人員一年只能修復20平方米的壁畫,在敦煌研究院,這樣的工作人員僅有12名,他們加起來一年最多也只能修復200平方米的壁畫,而目前已經公布的有病害壁畫的莫高窟加起來總共有492個,病害的面積達到22000多平方米。如果照這種進度,要想修復好大約需要100年的時間。     敦煌莫高窟地處偏遠的大西北戈壁灘中,生活條件艱若,不少專業人才不願來此地,修復人員奇缺,使原本已經相當艱難的壁畫修復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目前,敦煌研究院成立了專門的培訓機構,利用自身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吸納省內乃至全國有志於獻身文物保護的有志青年,爭取在短期內把他們培養為具有獨立壁畫修復能力的專業人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