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南京中央公園新增民國景點 含宋氏姐妹創辦學校

南京中央公園新增民國景點 含宋氏姐妹創辦學校

日期:2016/12/14 20:20:47      編輯:古代建築史
      24日下午,鐘山風景名勝區綜合管理聯席會議暨軍警民共建座談會在南京舉行,會上除了成員單位總結治安治理、森林防火、環境保護等取得的成績之外,成員單位還一起探討構建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央公園的舉措。記者從會上獲悉,鐘山風景區內多個文物景點、歷史遺存作為中央公園的旅游景點,將來適時會向市民和游客開放。

  鐘山風景區內還有這些好地方你知道嗎?
  對於鐘山風景區,大家了解更多的可能是中山陵、明孝陵等聞名於世的景點。其實,在鐘山景區內還有很多的歷史古跡和文物景點,特別是民國時期的建築遺存。原民國中央體育場、原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都在鐘山腳下。
    24日的綜合治理聯席會上,與會單位都拿出了看家寶貝來為中央公園的建設出力,比如,南京體育學院內國家級文保重點單位—當年號稱“遠東第一”的“原民國‘中央體育場’”建築群;目前位於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內的“原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舊址,當年由宋慶齡和宋美齡一手創辦,兩者目前都保存完好。可能您平時對這兩個地方聽說寥寥,但當中央公園打造完畢時,這些地方都將成為中央公園的景點,適時向社會開放。
    揭開民國“中央體育場”神秘面紗
  南京是原民國政府首都,按照《首都建設規劃》進行建設,留下了眾多的優秀近現代建築。中央體育場便是其中之一。
    這個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目前位於南京體育學院內,這個原民國“中央體育場”建於1931年,是為舉辦當時的第五屆全國運動大會而專門建造。整個體育場占地1200多畝,可容納6萬多名觀眾,內有游泳場、田徑賽場、籃球場、足球場、棒球場、網球場、跑馬場,一級排球場等等,在當時被稱為“遠東第一”。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體育場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以傳統紋樣裝飾。各賽場均設看台,進出口多采用民間牌樓形式,達到形式與功能的完美統一。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是入口的造型處理,巧妙地將傳統建築的傳統式樣及裝飾紋樣與高大雄偉的圓拱大門相融合,可謂珠聯璧合。
    據悉,為了將原民國“中央體育場”及周邊區域打造成南京的體育名片、市民健身的重要基地,體育學院將適時開放江蘇體育博物館,並有條件地開放校內體育場館設置。在節假日旅游高峰,景區車位趨於飽和時,體院將向游客開放免費停車場,緩解景區停車壓力。
    “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由宋美齡、宋慶齡創辦
  1926年7月,為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實現全國的統一,國民革命軍正式出師北伐。殘酷的戰斗中,大批軍人陣亡,而他們的後人也因此面臨著巨大的困境。1928年11月,國民政府決定創辦“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收容和培養北伐戰爭中陣亡者的子女和親屬。學校董事會由宋慶齡、宋美齡、何應欽等9人組成,宋慶齡擔任第一任校長,宋美齡任校董事會主席。
    在宋氏姐妹的督促下,籌備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遺族學校設有小學六個年級,入學年齡6至11歲。另設一個職工科農事班,入學年齡最大不超過20歲。宋美齡采用西式教學法,根據“手腦並用、自力更生”的辦學方針,在孝陵衛、小衛街一帶,辦起了遺族學校實驗農場,在學校附近的四方城,辦了個實驗牧場,又在中山門內興辦實驗園藝場,讓各科系的學生邊學習邊勞動。
    全校建地面積共200余畝,校門為傳統牌樓式,校門正面由當時的書法家、行政院院長譚延闿書寫“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背面是蔣介石親筆題寫的“親愛精誠”四個大字。遺族學校的舊址,現在是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和四方城旅游地,2006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悉,今後,“遺族學校”也將適時開放部分舊址供游客參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