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山:蒼翠雲中掩 鐘聲空谷來
日期:2016/12/15 0:33:45   編輯:古代建築史□記者郭有明實習生王小彤
通訊員賈海平郭永鋼文/圖
最初聽說安陽縣許家溝鄉西南部有個二龍山,緣於王質觀棋爛柯的傳說。相傳晉朝時有一位叫王質的樵夫上山砍柴,在一個山洞裡見到兩位鶴發童顏的老翁在對弈,便走近前去觀看。老人一邊下棋,一邊吮吸桃核,並遞給王質一個。王質吮吸桃核後,頓時神清氣爽,毫無饑渴感。等一局棋下完,時間已過了七日,王質起身想去砍柴,這才發現斧頭已經銹蝕,斧柄已經朽爛。回家途中,詢問路人才知道時過境遷,已經過了幾千年。後人作詩曰:“王質去求仙,丹誠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
所以二龍山也叫棋盤山、爛柯山。因為這個古老傳說,我對其神往已久,終有一日得閒,和友人共登二龍山,一睹其真容。
止步山腳,仰望二龍山,廟宇依山而建,上下錯落有致,蒼松翠柏掩映中,雕梁畫棟、朱牆琉瓦若隱若現,袅袅升起的青煙和間或傳來清脆悅耳的鐘聲為其又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沿著“之”字形的山路盤旋而上,一側是陡峭的山體,一側是越來越深的溝壑,山勢陡峭挺拔,前人度其勢
如二龍盤繞,故名之“二龍山”。
二龍山的主要建築依次為:岳姑姑廟、楊家樓、彌勒佛殿、玉皇閣、女娲殿、仙人洞、佛祖殿、玄武殿、龍王廟、奶奶殿、老君殿、眼光奶奶殿、觀音堂、托天老母殿、無極老母殿、盤古閣、崔功塔、太公殿、財神廟、八仙殿、蔺相如殿、十八老母殿,後由南天門下山。儒、佛、道各路神仙齊聚一堂,任信奉者觀瞻膜拜。另山頂北側通天閣後向東南環繞至南天門處遺存有石塔、古寨牆等遺跡。傳說王質觀棋的棋盤洞位於二龍山建築群的第五階右側,洞口有一對聯,上聯為:樵夫有緣入洞觀弈升天道。下聯為:世人脫俗朝山尋古覓仙蹤。進入洞中,內有雕像為兩神仙對弈王質侍觀之形,其中觀棋者應該就是王質吧。
二龍山建築群結構的特點是建築物之間由一主線連接,整體建築緊湊巧合、層次分明,小中見大、主次分明,與北岳恆山古建築群相類。各廟宇相互獨立,各具特色,位置、形狀、體量皆與所處環境融為一體,右側建築均為依山勢所建,或殿,或宇,或亭,或檐。如於巖洞前加飾屋檐,於沖溝處建造房屋,於房下洞中修建上山台階。左側則多為敞開狀,一是為了通風采光,二是為了能欣賞到山外的風景。沿著依山體鑿成的小路而上,路上有洞,洞中有路,廟中藏洞,洞裡建廟,洞洞相連,路路相通,一洞一佛,一洞一世界,讓人感覺真是別有洞天。
一路走來,沿途步步是景、處處不同,自然景觀和人工建築渾然一體。站在視野開闊的南天門閣樓上,環顧四周,身旁的一磚一瓦都仿佛蘊藏著美麗的傳說,無聲地述說著二龍山的悠悠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