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寺
日期:2016/12/14 18:38:30   編輯:古代建築史
燃燈寺坐落於成都市龍泉驿區龍泉山脈中段三峨山下洛帶古鎮,西距成都僅18公裡。位於四川成都市龍泉驿區北11公裡洛帶鎮東三峨山上。因寺內供有一尊鐵鑄的燃燈古佛像,故名燃燈寺。寺院占地4.4畝,建築面積900多平方米。為成都樂郊歷史上一大名寺,距今已1400多年,影響遍及川北。隋代以來,建有山門(含東樓)、川主殿、鐘鼓樓、娘娘殿、大雄寶殿(羅漢堂)、觀音殿、燃燈古佛殿等,規模宏大、莊嚴巍峨。現為成都市龍泉區博物館,對外開放。
燃燈寺歷史悠久,早在隋開皇(公元581—600年)年間。四川青城縣黑水溪人氏褚信相(女、公元581—604)自幼尚佛,樂善好施,選中三峨山為其結廬修煉處。當地時遇大災,饑民遍野,褚鼎力布施,並親持“龍頭小铛,散粥而施之,日救饑民千余,又其平日常為大眾治病”,深得民心,被當地人稱為“活菩薩”。圓寂後,當地人感念其德,“奉之者指其故地置祠”,初名“信相祠”,又傳號曰“聖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