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探訪新疆和田古代佛寺

探訪新疆和田古代佛寺

日期:2016/12/14 18:38:58      編輯:古代建築史
    達瑪溝是古代和田佛教香火最盛的地區之一,達瑪溝小佛寺是目前全世界發掘出來的面積最小的古代佛寺,其建築、壁畫、雕塑風格保存比較完整。

    歷史記載的新疆和田於阗、策勒,是佛教傳入中原乃至東亞最早的策源地和中國著名的佛教中心之一,自古便被稱為西域佛國之一,大唐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了這裡“佛塔林立,僧人雲集,物阜民安,佛教興盛”的場景。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文廣局副局長田蕾說:“達瑪溝小佛寺2000年3月無意間被一個放羊的少年發現,由於少年無知,看到佛頭神奇,將佛頭帶回家去給親朋好友傳看,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佛像)已經沒有佛頭了。”

    考古工作者從佛像頸部破損的地方取了蘆葦做碳14檢測,最終測定,達瑪溝托普魯克墩一號佛寺佛像約建成於公元526年,樹輪校正年代為公元618~656年。

    2002年,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隊介入後,中外探險考古學者在沿達瑪溝從南到北近百公裡的區域內,先後發現了六七處佛教遺址。

    小佛寺遺址靠近沙漠腹地,周圍3公裡之外有村莊。這裡植被茂密,多半是低矮的蘆葦、駱駝刺和紅柳,蚊蟲很多。策勒縣文廣局工作人員說,當地一年四季基本不下雨,但是地下水很豐富,所以周圍植被茂盛。

    小佛寺呈正方形,面積4平方米,殘高1.5米,寺內佛像雕塑保存完好。小佛寺四面殘壁仍然保留有大量色彩鮮艷的大乘佛教壁畫,當年發掘時出土了大量壁畫殘塊、建築構件和其他文物,經鑒定屬盛唐時期,廢棄於十世紀前後。

    據當地工作人員講述,達瑪溝小佛寺的藝術創作、雕塑風格、非常有代表性,體現出當時高超的藝術水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