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考古學真的就是教挖寶嗎

考古學真的就是教挖寶嗎

日期:2016/12/14 10:49:46      編輯:古建築紀錄

提到考古,現在好多人第一反應可就是《盜墓筆記》、《鬼吹燈》,僵屍、“粽子”、土夫子、洛陽鏟……似乎滿是各種靈異和鬼怪的故事。然而真正的考古學會講什麼呢?真有降魔除妖的法術嗎?來自南瓜學堂的小伙伴用十本書為大家介紹一個真實而精彩的考古學世界。

趣味考古篇
 


考古就是挖墓嗎?下面三本輕松有趣的書,可幫助普通讀者了解專業考古與“淘寶”的區別。

 
 
1
《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
 
 
 


巫鴻 著,施傑 譯,三聯書店,2010年
 
推薦理由:書中大量使用照片,並且對很多基本概念予以說明,很適合非專業讀者。通過這本書,讀者可以深刻理解文物在考古學家眼中的真正價值。墓葬中並不是只有那些價值連城的古董才重要,墓葬裡的擺設、原始堆積、以及特定封閉環境下保存的壁畫,會留下更多有價值的考古線索。相比於寶物的流失,盜墓者對墓葬環境的破壞造成的損失更大!

 

 
2
《考古好玩》
 
 

高蒙河 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推薦理由:書中花了60%的篇幅描述考古人的日常工作狀況,比如他們的住宿,吃飯,甚至如廁之艱難等,其中也穿插了一些與考古學有關的法律知識和常識。通過本書,你可以知道:考古人既不是去挖“寶貝”,更不愛鑒寶;野外考古是很苦的差事,想報考該專業的女孩子請三思;很多電視節目談考古,都是在忽悠大眾,不過也請原諒,畢竟都是外行。

 

 
3
《趣味考古》
 
 

葉文憲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推薦理由:《趣味考古》以普通讀者感興趣的問題出發,修正一些我們並不確切的觀念。比如對“龍”的問題,聞一多說,龍是由多種動物身體構成,象征著多個部落圖騰融合成為一體,因此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但作者認為這是典型的臆測,山西陶寺文化陶盤上畫的盤蛇紋,甘肅廟底溝類型文化陶瓶上畫的鲵魚紋,遼寧紅山文化玉雕的團龍與豬龍,彼此之間差別很大,龍的形象在新石器時代並未定型.把它說成某單一部落的圖騰是沒有道理的。

 

 
能力進階篇
 

 

既然不是“鑒寶”,作為一門專業的考古學,究竟在研究些什麼呢?

 

 
4
《安陽》
 
 

李濟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推薦理由:李濟,中國考古學之父,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民國初年,疑古思潮興盛,很多學者認為夏、商等朝代只是神話傳說。李濟領導和參加的安陽殷墟考古發掘,證實了殷商王朝的真實存在,是中國跻身文明古國最有力的證據。《安陽》一書以其親身經歷,對安陽歷次田野發掘的歷程作了清楚的介紹;裡面也涉及王國維、羅振玉、傅斯年等當時學界名流的人物轶事,文筆洗練,故首推於前。

 

 
5
《考古專題六講》
 
 
 

張光直 著,三聯書店,2009年

 
 
推薦理由:張光直先生的《考古學專題六講》對一個想了解什麼是“考古學”的讀者而言,不失為最簡要而又富啟發性的一本小書。張先生也在該書中講到中國遠古文明發展的多源性,並強調文明的發展並不是僅由生產技術進步就能解釋。由於最新增訂本添加了90年代後期作者的幾篇學術著述,小伙伴選購時要注意版本哈。
 
 
6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
 

蘇秉琦 著,三聯書店,2000年
 
 

推薦理由:蘇教授在該書中提出,根據考古文化氛圍,可將全國分成六大區系,各大區系不僅各有淵源、各具特色和各有自己的發展道路。這對中華民族是單一源頭、單線發展的觀念形成很大沖擊。 所以,作者認為把黃河中游稱為中華民族的搖籃並不確切,它更多的是起到匯融諸部落的作用。

 

 
7
《田野考古學》
 
 

馮恩學 主編,吉林大學出版社,2003年

 

 

推薦理由:考古其實更像破案,只不過它要復原的現場太過久遠。它雖沒有盜墓小說裡的神聖儀式,但也有自己的規程和方法。馮教授主編的這本書堪稱考古工作者的挖掘操作指南,全書分11個章節,主要對田野考古學的地層學和類型學方法和理論進行了闡釋,具體內容包括探方法發掘、幾種重要遺存類型發掘與清理、考古繪圖與拓圖等。

 

 
知識拓展篇
 

 

《奪寶奇兵》、《國家寶藏》、《古墓麗影》,域外的考古發掘在影視中更多體現成超能力者的浪漫探險。但下面幾本書會告訴你,域外考古也無關風月,卻更能講述人的毅力和情懷。

 

 
8
《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
 
 
 

科林·倫福儒、保羅·巴恩 著,文物出版社,2004年

 

 

推薦理由:本書就是了解世界考古學發展的百科全書,它是英美世界最流行的考古學教材,現在已更新到第5版,每一版都把全球考古最新的重大發現和研究融入其中。全書600余頁(包括600余幅圖版),涉及從水下考古到炭14測年、從農業起源到文明衰退等諸多領域,並簡要總結了30個有影響的發掘實例,展示了考古學理論方法在實際中的應用。書後還附有考古學專業名詞解釋及大量的參考文獻。

 

 
9
《宴飨的故事》
 
 
 

馬丁·瓊斯 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

 

 

推薦理由:這部科技考古的代表作,展示了現代考古學方法如何復原古代飲食行為,可以極大滿足吃貨們的好奇心。當然,作者也有更深一層的思考,食物是生物界一切爭奪的源頭,但人類卻能和平地坐下來共享食物,這在自然界是個不尋常的現象。這種現象對人類社會的進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麼,餐桌上共享食物如何成為了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呢?本書也將予你答案。

 

 
10
《神祗·墳墓·學者》
 
 

(德國)C.W.策拉姆 著,三聯書店,1992年

 

 

推薦理由:這本書不是干巴巴的考古學術著作,每篇都在講故事。謝裡曼意外挖出了特洛伊;卡特發掘了完好無損的圖坦卡蒙墓;湯普森從聖井裡撈出了瑪雅殉葬女郎的屍骨。這也是關於毅力的頌歌,重大考古發現,很多都是在幾近絕望時才有突破進展,很多研究者為此耗費了一生心血。“如今自命不凡的人類,若想知道自己的渺小,無需仰視深邃無垠的蒼穹,只要檢視幾千年前就存在過、繁榮過,並且已湮沒了的古代文明就足夠了”。封面上的一句話,點出了策拉姆生花妙筆背後的深沉關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