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崗遺址2015年考古鑽探工作情況簡介
日期:2016/12/15 15:15:43   編輯:古代建築孫家崗遺址位於常德市澧縣大坪鎮大楊村,東北距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4公裡。遺址本體位於一高約1.5至2米的崗地上。1991年在該崗地東南部發掘出石家河文化早中期墓葬32座,出土一批陶器和玉器,其中玉器26件,包括一對精美的透雕龍、鳳玉佩。由這一批墓葬隨葬品可知,孫家崗遺址應該是石家河文化早中期時澧陽平原區域一處具有較高等級的重要聚落。
2013年,孫家崗遺址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國家文物局提出申請,擬對孫家崗遺址開展主動性考古工作,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准(考執字2015第164號)。2015年11-12月,我所組織人員對孫家崗遺址所在崗地及其外延約50米的范圍進行了系統的考古鑽探,其目的是弄清孫家崗遺址文化堆積的分布范圍與面積,了解遺址不同區域文化堆積的埋藏深度與厚度,同時探明不同性質文化堆積的分布,從而對遺址的聚落結構布局有個大概的了解,為以後的考古發掘工作指明方向。
具體鑽探過程:首先是在遺存中心區域設置中心點,由中心點向正東西南北向每10米布設一探孔,每個探孔以其距離中心點的距離和方位進行編號;然後在鑽探時記錄好每一個探孔所鑽探出的文化堆積種類、堆藏深度與厚度及其中的包含物,並對每個探孔鑽探出的土樣留取照片;最後,將每個探孔鑽探到的文化堆積情況輸入地圖軟件,進行宏觀分析。
截至12月20日,孫家崗遺址考古鑽探工作已全部完成,主要收獲有以下幾項:第一,弄清了整個遺址文化堆積的分布范圍與遺址不同區域文化堆積的厚度;第二,探明遺址外圍環壕的位置、規模、結構和走向等,環壕寬度在15-25米間,深約1.7米,在遺址西部和東北部環壕間留有通道,另在遺址北部,環壕與古河道相聯接;第三,在遺址所在崗地南部,發現多處大面積分布的人工夯築堆積,初步判斷是建築台基,有待發掘進行確認。
圖二 鑽探工作照
圖三 文化堆積分布與厚度
圖四 主要文化堆積類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