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庵
日期:2016/12/14 17:33:41   編輯:古建築紀錄 三山庵位於北京市西山余脈翠微、平坡、盧師三山之間,故名“三山庵”。三山庵在靈光寺以西數百步,初建於金天德三年(一一五一年),早年稱“麻家庵”。清乾隆年間(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年)曾重加修葺。
在山麓中,三山庵面積不大,但建築玲珑別致。此庵僅有一層院落,為紅牆灰瓦的四合院落,院內松柏三天,古樓幽靜。
三山庵正殿門囗,有一塊長方形“水雲石”,石頭上紋理自然形成各種圖案,有行雲、鳥獸、山水、人物等,宛如一幅風光绮麗的山水畫卷,頗具欣賞價值。
正殿之東,寺內近山處有一敞亭,梁上懸“翠微入畫”匾額,兩旁有聯:“遠山近水澄霧色;清風明月淨禅心。”亭內所懸一方橫匾“建陽半幅精捨”,系乾隆帝六子永瑢所書。此處勢豁朗,視野開闊,登亭遠眺,殿宇四周峰巒起伏,松柏蒼翠,灌木叢生,清涼宜人。游人至此小憩,爾後登山攬勝。
歷代文人畫家多鐘情於這裡的林泉美景,清代龔自珍在自己的詩作裡把她描寫為“義士魂”、“佳人骨”。以這裡的景色為背景所作的圖畫更是不勝枚舉:有明人所繪的“觀流圖”、“觀泉圖”和“望月圖”;也有清康熙年間著名詩人王士祯題“盧師畫山”畫卷;有“乾隆松石流泉間閒坐圖”;還有清道光年間麟慶偕畫師作“秘魔三宿”、“靈光指徑”和“香界重游”圖等等。很多圖畫還配寫了詩文。
如今名山古剎依舊,風流人物已非,登臨此境,不由使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