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劉延東:合理利用和適度開發文化遺產

劉延東:合理利用和適度開發文化遺產

日期:2016/12/13 20:14:12      編輯:古建築紀錄
河南博物院展台進行古樂演奏 河南博物院展台進行古樂演奏

  2012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顧問委員會會議在京開幕

  北京10月29日電 2012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顧問委員會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會議開幕式並致辭。會前,劉延東會見了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主席古斯塔夫·阿羅茲、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顧問委員會主席約翰·赫德一行。

  劉延東說,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作為國際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專業組織,匯集了世界各國的著名專家學者和管理者,長期以來為推動文化遺產保護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劉延東指出,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和傳承發展,將其納入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總體目標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進。多年來,中國完善法制,增加投入,加強人才培養和科技支撐,開展全國范圍的文物普查,建設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體系,推進博物館免費開放,讓公眾共享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探索了一個文明古國和發展中大國開展文物保護的有效路徑。

  劉延東強調,今年是《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誕生40周年。各國應在公約確立的框架下,努力構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國際合作體系,攜手推進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應尊重不同國家各自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價值觀,維護文明多樣性,並借助現代手段加以展示,使不同國家的民眾能夠感知和體驗多元文明的精彩歷史。應加強文化遺產地的能力建設,增加經費投入,並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開展文化遺產的合理利用和適度開發,實現文化遺產保護可持續發展。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於1965年在波蘭華沙成立,是古跡遺址保護和修復領域最具影響的非政府國際組織,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專業咨詢機構,目前有103個國家委員會、28個國際科學委員會和11000多名個人會員。

  文化部部長蔡武、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主席古斯塔夫·阿羅茲等出席了有關活動。

  2020年每 25萬人

  擁有一座博物館

  本報訊(記者 趙婷婷)到2020年,全國每25萬人就將擁有一座博物館。昨日,2012年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開幕時發布了這一消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路甬祥,文化部部長蔡武,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副市長魯炜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此次“博博會”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首都博物館聯盟和北京市文物局聯合主辦。博覽會匯集了包括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在內的全國20余個省、市、自治區的59家博物館,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21家,省市級及私立博物館、行業博物館38家。在國際展示區,英國的泰特現代藝術館、韓國文化院、法國蓬皮杜文化中心、英國使館文化處等近10個國家和地區的博物館及文化機構集體亮相。

  市文物局局長、首都博物館聯盟主席孔繁峙表示,舉辦“博博會”是希望搭建博物館行業交流的平台,推動博物館行業的創新。本屆展會將推廣文博領域最新的科研成果,推動博物館產品研發生產,盤活博物館資源,進一步繁榮博物館事業。他還表示,為更好地發揮、利用首都豐富的博物館資源,建議更多的青少年走進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並逐步培養出一種生活方式。

  目前,我國平均每40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國家文物部門力爭實現“到2020年,每25萬人就擁有一個博物館”的目標。

  北京已經提前完成這一任務。本市注冊登記的博物館總數超過160家,居全國城市榜首。去年,首都博物館聯盟成立,整體利用和開發百余家博物館資源,推出了系列惠民舉措,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本市免費開放博物館達48家,初步形成了門類豐富、布局合理的免費開放格局;各類博物館每年舉辦展覽500余項,年接待觀眾超過3500萬人次除了展覽項目外,本屆博覽會還舉行了“全國博物館文化產品創意設計推介活動”頒獎儀式,多家博物館與獲獎設計者現場簽訂合作開發意向。同時,為期3天的公共講座也拉開帷幕,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等國內外知名專家、文化學者將與觀眾現場互動。

  家博物館現場秀“寶藏”

  珍奇的博物館藝術品、青銅器現場修復、飛行模擬器體驗……昨天上午,“博博會”一開幕就吸引了上萬名觀眾到場參觀。59家博物館現場秀出了各自的“鎮館之寶”,讓參觀者們大飽眼福。

  仿真藝術品幾可亂真

  “博博會”現場,故宮博物院用九個展位形成了九門京城的陣容展示故宮文化品牌形象。展台集中展示了多件館藏文化元素藝術品。其中,福祿萬代傳家寶瓶以8344萬元的天價國寶“清乾隆青花海水紅彩龍紋八吉祥如意耳葫蘆瓶”為原型999純金打造;福運長久龍執壺以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寶清皇室御用的“金錾雲龍紋執壺”為原型,以999純黃金精工制作。這兩款仿真藝術品制作極為精美,不少參觀者在仔細端詳之余,禁不住感歎:“如果不是有旁邊的說明,誰能想到這個竟然是仿品!”

  此外,故宮心經錦囊壺、故宮心經金碗等也都是以故宮館藏為原型制作的工藝品。除了這類仿真藝術品外,博覽會還專門推出了全國博物館文化產品創意設計推介活動展區,展出了使用18家博物館的34組館藏文化元素設計而成的文化藝術品,包括此前在相關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的“雲鶴香薰”等作品。

  “乾隆”“慈禧”現場送福字

  恭王府展台是昨天博覽會現場人氣最旺的展區。“乾隆”、“慈禧”、“和珅”、“慶親王”等大腕兒全部來到現場,為參觀者揮毫潑墨,送福字。“一上午我們就用完了一瓶墨水,准備好的一千張紅紙也快用光了!”下午兩點,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參觀者非常熱情,現場扮演幾位歷史人物的志願者們都有點吃不消了,大家只能輪番上場寫福字。“這些扮演者都是我們的老志願者了,他們平時沒事就會到我們那裡幫忙,這次聽說全國重要的博物館都來,他們更是放棄休息時間主動來這裡幫忙。”除了送福字,幾名志願者還在現場表演了歷史情景劇《恭王府的主人們》,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讓觀眾記住恭王府的歷任居住者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參觀者體驗“開戰斗機”

  在中國航空博物館展區,一台飛行模擬器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尤其是年輕人的注意。參觀者可以通過操控模擬器上的各類控制桿、按鈕來模擬飛機起飛、飛行、降落時的場景。與普通游戲體驗設備不同的是,這台飛行模擬器具有完整的電子系統、操控系統、無線電系統,如果體驗者選擇體驗戰斗機型,還可以體驗武器系統,並能模擬在不同天氣狀況下的飛行。“可選的戰斗機型主要有美國大黃蜂F18、F22,我國的殲10等,每個不同的機型在飛行體驗時都有各自不同的地方。”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體驗者體驗飛行時,設置在模擬器前面的大屏幕上將會出現飛行區域的模擬場景,“比如您要是選擇在埃及金字塔的上方飛行,前面大屏幕上就會出現金字塔的背景,感覺非常逼真。”據悉,今後這種飛行模擬器還可能與衛星、互聯網實現信號連接,讓體驗者體驗到更加真實的飛行場景。

  文/本報記者趙婷婷

 

  本版攝影/本報記者魏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