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圓通寺
日期:2016/12/14 17:29:09   編輯:古建築紀錄圓通寺
圓通寺
圓通寺位於昆明市區內的圓通街,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歷史。同時它也是昆明市內最大的寺院。它始建於唐朝南诏時代,初名補陀羅寺。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建圓通寺,元朝皇帝“賜玺書嘉”。擴建工程歷時18年,直到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才告完成。明朝時,圓通寺得到擴建,山頂又新建接引殿。清朝時也得到多次重修。增建寺前的八角亭和四周水榭回廊,開辟了圓通勝境、勝境坊、前門以及采芝徑,形成園林、景色和宗教寺廟融為一體的佛教聖地。
圓通寺內青山、碧水、彩魚、白橋、紅亭、朱殿交相輝映,景色如畫。與其他佛寺不同的是,進山門後不是上坡,而是要沿著中軸線一直下坡,大雄寶殿地處寺院的最低點。寺宇坐北朝南,富麗堂皇,整個寺院以圓通寶殿為中心,前有一池,兩側設抄手回廊繞池接通對廳,形成水榭式神殿和池塘院落的獨特風格。殿內供奉有清光緒年間精塑的三世佛坐像,大殿正中兩根高達10余米的立柱上,各塑有一條彩龍,四壁還塑有五百羅漢像,均堪稱中國佛寺中的上乘之作。
圓通寺有高大壯觀的圓通勝景坊、圓通寶殿、八角亭,有我國內地目前獨一無二的一座上座部佛教佛殿——銅佛殿。殿內銅制的釋迦牟尼坐像(高3.5米,重4噸)與圓通寶殿的釋迦牟尼塑像,形態各異,顯示了佛教兩大部派間的差異,令人大開眼界。
圓通寺外表壯麗,殿宇巍峨,佛像莊嚴,樓閣獨特,山石嶙峋,削壁千仞,林木蒼翠,吸引歷代詩人墨客留下了許許多多贊美的詩句,並被譽為“螺峰擁翠”、“螺峰疊翠”,一直是昆明的八景之一。現在經過大修,更顯其風采,如同一座漂亮的江南水鄉園林。從建築學上講,它鬧中求靜,以小見大,並借背後螺峰山之景,形成別具一格的水院佛寺,在中國的造園藝術中具有獨特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