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店——活著的古鎮
日期:2016/12/13 18:51:20   編輯:古建築紀錄
——社旗縣賒店古鎮特色商業區發展掃描
本報記者 李保平
陽春三月春色濃。
站在古色古香,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的賒店古鎮山陝會館前,只見酒旗獵獵,數百年前的場景躍然眼前。
只見21家騾馬店朝夕客商不斷,48家過載行日夜裝卸不停。白日千帆過,夜間萬盞燈。
有詩贊曰:“依伏牛而襟漢水,望金盆而掬瓊漿;仰天時而居地利,富物產而暢人和。”
數百年來,賒店古鎮有起有落,但是,唯一不變的是,這座活著的古鎮,一直傳承著優秀的商埠文化基因。而今,在全省特色商業區建設的驅動下,賒店古鎮重現往日的繁榮。
我們來看一組數字,2015年旅游人數突破百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實現4.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3億元。榮獲了“河南省特色商業區建設金星獎”、“中國最具價值文化(遺產)旅游目的地景區”等榮譽稱號。
河南最具影響力的特色商業區
賒店古鎮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
每月定期舉辦兩次賒店古玩藝術品交流會,日參加商戶300多家,吸引游客1萬多人,成為中原有影響的古玩市場。
特色商業區戰略實施以來,社旗縣抓住機遇,趁勢推進,以發展文化旅游業為主線,以創建5A級景區為目標,以萬裡茶道聯合申遺為動力,推動文、商、旅、產、城一體化發展。
近年來,在基礎設施上,為保護賒店古城遺跡,弘揚商業誠信文化,建設特色商業區,該縣引資集聚2億元,升級改造了山陝會館、福建會館、火神廟;恢復建設了厘金局、廣盛镖局、蔚盛長票號、大升玉茶館、信義軒茶館、姜家大院、景德工坊;開發建設了瓷器博物館、劉記酒館、賒店文化廣場、山陝會館廣場;復古改造了永慶街、瓷器街、西閣內外街等10條街道。
在重大文化項目上,共密集實施項目147個,投資總額58億元。累計實施招商引資項目48個,投資總額37億元,基本恢復了賒店古鎮風格古樸、風貌協調、古色古香的明清古城景觀布局,建成了面積2.15平方公裡的賒店古鎮特色商業區。2015年游客達100萬人次,增幅20%以上。
特色商業區戰略實施以來,他們還進一步拉大古鎮框架,重點建設了四大區域:古城核心區域,總面積為285畝,通過擴大厘金局區域,恢復關帝廟、鎮衙和戴家大院,修復21座古民居,打造成獨具中原特色商業文化的明清古城;古碼頭區域,總面積為210畝。通過恢復賒店古碼頭,重建觀音閣,修復石門街,建設碼頭博物館和濱河展演館,重現古碼頭桅桿林立,船流如織的繁忙勝景;古航道區域:面積878畝。通過建設水上競技場、酒文化沙灘公園、茶文化廣場、趙河古航道等,形成獨特水上休閒娛樂區;景區入口區域:面積288畝,重點建設景區集散廣場、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賓館、公園等,發展住宿、餐飲、購物等產業,讓游客吃住方便,游購舒心。
河南最具文化氣息的特色商業區
活著的古鎮,最精彩的是文化!
《商埠雄魂》、《賒店風雲》、《商業文化初探》等書籍的出版為古鎮增加了厚重!
央視媒體攝制的《商埠傳奇》、《水映賒店》、《鐵旗商魂》、《萬裡茶道》等節目,打造了賒店商埠誠信文化品牌,炒熱了中俄萬裡茶道,最美賒店古鎮。
該縣根據賒店古鎮特色商業區發展規劃,把賒店古鎮特色商業區打造成國內著名的商埠文化游覽區,誠信文化傳播區,新興產業帶動區。
他們重點打造了四大產業:即打造以山陝會館和清代一條街等為核心的商業誠信文化旅游服務產業;打造以古碼頭和趙河古航道等為核心的水域碼頭影視創意產業;打造以古民俗、古手工藝作坊為核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產業;打造以酒吧、餐飲、住宿和購物為核心的娛樂消遣游購服務產業。
相繼挖掘和恢復了賒店道台巡街、獨角獸、背哥、九宮八卦陣等獨具賒店特色的民俗節目,保護傳承了銅藝鐵藝、葫蘆烙畫、大調曲、鼓兒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了產業明晰、充滿活力、文化深厚的旅游支撐產業體系。
以文化廣場和瓷器街為核心,著力建設古玩特色商業街區,引進落戶碧寶齋等古玩固定商戶16家,流動商戶50戶。成功打響賒店古玩品牌。以蘇寧雲商電器體驗店為核心,大力發展互聯網+產業,已興辦連鎖店93家,成功打響新興互聯網產業品牌。以騾店街為核心,先後吸引300多家高檔服飾商戶進駐,基本形成品種齊全、充滿活力、輻射周邊縣市區的服裝交易批發市場。以賒店老酒為核心,著力培育酒文化產業,2015年銷售收入達12億元,成為全省白酒行業第一。通過一系列措施,基本形成配套完善、發展強勁、支撐有力的旅游配套產業體系。
“作為河南100多個特色商業區的一員,社旗賒店古鎮特色商業區在近年來的發展中取得了成績,收獲了希望,促進、帶動了賒店第三產業跨越式發展;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年接待游客180萬人次以上,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0億元;營業收入達23億元,成為社旗縣新的經濟增長極,全省特色商業區建設的標兵。”社旗縣委書記余廣東信心百倍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