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美麗同安 全力推進十大行動計劃
日期:2016/12/13 19:04:57   編輯:古建築紀錄
同安文體中心全景。
同安文體中心熱情服務。
同安保沣機器人的生產線。
廈門同安方特夢幻王國。
同安濱海新城的新城小學。
同安雙溪風光。
辭舊
過去的一年裡,同安區上下主動融入美麗廈門戰略,統籌推進產業升級、城鄉發展、民生建設、和諧穩定和黨的建設,實現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良好開局。預計2013年同安生產總值突破2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大關;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8億元;財政總收入、地方級財政收入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迎新
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市委全會精神,立足同安實際,落實共同締造行動計劃,抓好綠色新城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城鄉統籌發展、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力推進美麗同安建設的十大行動計劃,落實52個辦實事項目
目標
圍繞“推動科學發展,建設美麗同安”的總目標,力爭到2020年建成“百姓富、生態美”的美麗同安,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示范城區,成為展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典范城區,為建設美麗廈門做出應有貢獻
【原聲】
美麗同安大家談
●西源村村民陳清海:
生豬退養後,看到現在村前村後鮮花爛漫,小溪清澈了,空氣變得清新了,非常高興。現在節假日很多城裡人喜歡“上山下鄉”,到農村找朋友,到農家“覓美食”,因為環境好了,不少村民開起農家樂,生意還挺紅火的。
●同新社區居民周淑貞:
在這裡住了30年,生活環境越變越好,出門幾分鐘就是商業街,生活便捷。退休後每天去廣場上和社區裡的朋友練太極劍,在小院、陽台種花種草,既美化環境又陶冶情操。鄰居時常前來“討”花苗,生活更加和諧。
●梧侶社區居民柯水碧:
在梧侶生活一點不比城裡差,社區基礎設施有公益事業促進會管著,鄰裡矛盾糾紛有房東協會調解,在社區生活很溫馨,年底還能分紅。現在梧侶社區公益促進會計劃打造鄉土風情、閩台小吃一條街,以及城中村改造、文化園整治提升等與群眾生計息息相關的項目,為居民們描繪“美麗社區”的發展藍圖。
●頂溪頭村村民陳金塔:
只需簽字辦手續,不需要交錢,就可辦理被征地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每月退養金還銀行貸款後還能有300元結余,太好了!
●軍營村村民高珠玉:
舞蹈不僅是屬於城市的,也是屬於鄉村的。現在市區的舞蹈老師到山上教跳舞,村民們都熱情參與。大家的聯系更密切,感情更好,心情也更加舒暢,連唠叨都變少了,家庭也更加和諧。
元月2日,新年上班第一天,同安區委十二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會上提出要圍繞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立足比較優勢,突出思路轉變,著力差異發展,力求從“五個方面”實現改革突破:要突出創新驅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突出高效規范,推進投資環境建設;突出協調發展,加快推動城鄉一體化;突出共同締造,推進社會治理能力提升;突出比較優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為美麗廈門建設做出貢獻。
1
產業轉型升級
打造實力同安
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加快廈門火炬戰略性新興產業同安基地、科技創新園等工業載體建設,加快園區市政道路等基礎配套項目逐步鋪開,保沣實業、彰鴻科技等一批帶動力強的優質項目也相繼投建投產。為企業爭取各類扶持獎勵資金共計9606.65萬元,投入8587多萬元支持企業技術革新, 全區高新企業達到66家,3個項目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順利通過全國縣(市、區)科技進步考核。
三產發展勢頭強勁,大輪山、梅山閩南宗教文化區完成一期建設,北辰山景區榮膺4A級景區、金光湖景區成功創建3A級景區。旅游產品結構也不斷豐富,第六屆“青島啤酒節”、區長帶您游同安、首屆“同安好禮”評選等主題活動成功舉辦,預計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達551萬人次和13.85億元, 分別增長 18.2%和18.7%。華強方特夢幻王國開業以來,共接待游客近80萬人次,門票收入1.1億元,成為島外景區的新亮點。同時加快拓展電商物流產業,海爾物流、新地物流、國藥控股醫藥物流中心順利落戶,全區物流企業達到149家。
全區現代農業發展提速,投入5775萬元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中期現場評估,榮獲“國家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基地”稱號;重點扶持推廣“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目前全區有363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7個“一村一品”專業村,4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農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2573元,增長11.1%。
2
新老城區聯動
建設大美同安
《女娲補天》、《哪吒鬧海》、《火焰山》……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民間傳說故事,將在廈門華強二期項目,中國非物質文化博覽園和方特水上世界兩個新的主題公園內亮相。廈門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二期項目有望在同安新城開建,將在對1000多項非遺項目進行藝術加工、表現創意和優化組合的基礎上,整理劃分出民間傳說區、神秘文化區、民間手工藝區等八大分區,打造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背景、以現代旅游休閒體驗為形式的全新概念主題公園,同時將融入茶文化等閩南文化元素。
在美麗廈門建設中,同安濱海新城突出濱海灣區、文化產業、現代科技等綠色元素,推動華強文化創意主題公園二期、廈門科技創新園、高星級酒店群、中船重工725研究所廈門研究院等重大項目建設。啟動建設丙洲旅游島,促進濱海休閒旅游帶及環灣商務經濟帶盡快成型,提升新城產業和人氣。圍繞優化新城投資環境和人居環境,加快完善新城公共配套服務。
建設綠色新城、大美古城,新老城區聯動發展。同安區順應民意,著手疏通古城交通脈絡,不斷提升古城的交通承載能力,還市民通暢的回家路;改造提升古城原有的商圈,滿足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改造提升古城的休閒空間,不斷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提高城市的宜居水平,打造溫馨幸福的和諧古城。隨著雙溪流域整治的全面推進,禹州濕地公園的啟動建設,城區購物中心(鐘樓商圈)改造的順利完工,新西橋北側下穿通道等一批城區道路的基本建成,提升了老城區的宜居品質。
3
共建美麗鄉村
締造幸福同安
“我多重殘疾一級,丈夫陳木成因腦出血現癱瘓住院,女兒目前待業在家照顧我們。”汀溪鎮汪前村軍山李世媛告訴記者,按照同安區“社會救助”方面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助”和“癱瘓重度殘疾人居家護理補助”政策,每月可享受重度殘疾人困難生活補助300元、重度殘疾人居家護理補助400元,有了這些生活就比較有保障。
據了解,同安區新推出的《美麗同安惠民手冊》中,在養老保障、促進就業、創業扶持、社會救助等領域推出了29項惠民舉措。
一年來,同安區委堅持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並重,投入3.1億元用於民生事業和保障工程建設,財政性公共投入創下歷年之最。制定“幸福晚年計劃”,將50至59周歲失地失海農漁民納入社保覆蓋范疇,提高65周歲以上失地失海農漁民困難戶的生活待遇,擴大保障覆蓋范圍,讓更多人群享受保障待遇,全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累計參保10.69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被征地人員累計參保2918人,其中貼息貸款參保人員2463人,完成全年參保指標的194.5%。
同安區加快推動蓮花鎮軍營村、白交祠村全面開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五位一體”試點建設。同步實施汀溪頂村村、五顯垵爐村等“美麗鄉村”試點建設,努力打造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典范。繼續推動城鄉“點、線、面”工程,深化農村“家園清潔行動”,建立覆蓋城鄉的環衛體系,打造山綠、水清、村美的新農村,增強小城鎮帶動力。全面推動除蓮花水庫集雨范圍外的區域生豬退養工作,加大污水管網建設和截污納管力度,改善雙溪流域、官浔溪中上游、西源溪下游等重點河道的污染現象。
《美麗廈門戰略規劃》
同安區十大行動計劃
●產業提升行動
結合同安區發展實際,圍繞主體功能拓展,優化產業布局,整合發展資源,強化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文化旅游、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等綠色可持續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規模壯大有機結合,扎實推動同安區產業轉型升級。
●濱海新城核心行動
圍繞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充分挖掘同安灣的沿海優勢,進一步明確新城規劃定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建配套和公共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灣區高端商務居住區、現代濱海旅游休閒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推動新城核心區、產業區、休閒區等盡快成型,努力將環東海域片區打造成為廈門東部的“宜居之城、創業之城、文化之城、活力之城、生態之城”。
●古城改造提升行動
按照“保護為主、改造為輔、完善設施、提升品質”的原則,做好古城改造規劃和建設,整合提升雙溪兩畔古文化帶,讓古城千年文化的力量重新發酵。
●便捷交通行動
以美好環境建設為載體,加快健全均衡發展、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從根本上緩解同安城區交通壓力,切實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
●綠色生態行動
突出同安生態資源優勢,建設生態環境保護體系,構建城市山水生態保護屏障,保護和提升同安生態環境,努力締造天藍、地綠、水淨的優美宜居環境,把同安建設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典范城區。
●智慧人文行動
積極對接廈門打造“智慧名城”需要,持續推進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構建智慧應用體系,大力發展智慧產業,以信息化引領城市發展空間拓展、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結合同安歷史文化優勢,大力提升市民的道德和文明素質,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加快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不斷提升同安文化競爭力。
●和諧社會行動
加快健全均衡發展、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社會治理機制創新,在社會管理特別是基層村(居)組織管理方面取得新突破,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和群眾自治有機結合的社區管理機制,提高社區、村自治水平,實現政府治理、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打造溫馨包容的和美村居。
●休閒旅游行動
挖掘我區特有的歷史文化、生態旅游資源,將游山、游水、游古、鄉村游、溫泉游、自駕游等特色旅游進行整合推廣,將同安打造成為泛閩南休閒度假旅游基地。到2016年,實現全區A級旅游景區5家,3星級以上酒店3家,國家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6家,省星級鄉村旅游經營單位4家。
●同胞融合行動
加強兩岸共建,發揮在台同安籍鄉親的橋梁作用以及在同安投資的台資企業的人脈網絡,借助同安世界聯誼會、宗教信仰、宗親族譜、民俗文化等平台,深化兩岸農業、旅游、宗教、經濟、文化、科技等各領域交流合作。
●黨建保障行動
著眼於夯實基層基礎,造就一支“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干部隊伍,集聚一支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與實用人才兼備的人才隊伍,建設一支信念堅定、結構合理、作用突出的黨員隊伍,激發調動全區黨員、干部、人才干事創業熱情,為共同締造美麗廈門、推進同安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和干部、人才支持。(文/本報記者 盧漳華 通訊員 楊心亮 葉文彬 圖/通訊員 何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