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蘇州兩會:開出古城環線公交 留住古城原有形態

蘇州兩會:開出古城環線公交 留住古城原有形態

日期:2016/12/13 18:54:52      編輯:古建築紀錄
  蘇報訊(首席記者 劉曉平)保留古城"活"的生活形態,能否把民居改為民宿?串聯古城景點,能否開通環城公交,既方便游人,又緩解古城交通壓力?城市化進程中,能否留住有著深厚吳文化內涵的古村落……昨天,在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古城保護和利用"專題座談會上,委員們的話題集中在城市化進程中,如何實現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雙贏上。到場聽取意見的副市長徐惠民回應說,在推進"兩河一江",人民路綜合整治提升工程等重點項目的同時,我市還將通過推廣成片保護等方式,推動古城保護與發展同步。

  蘇州古城的保護和利用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如何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使蘇州的古城保護與發展實現雙贏?委員們搶著發言亮出觀點。

  原味保護:"古城保護,一定要想清楚保護什麼和怎麼保護",馬亞中委員搶到了首個發言的機會,在他看來,保護古城,關鍵是要留住原有的生活形態。"我贊同",袁牧委員說,古城並非是一座由城牆圍合的靜態的"物",而是一處由人所組成的區域空間。他建議,城市化進程中,至少要留住吳文化內涵豐厚的古村落,從而留住傳統的文化形態。

  文化符號:錢振明委員認為,城市應成為文化的容器,在發展的進程中,古城保護應該從吳侬軟語、小橋流水人家等蘇州特有文化符號上著手。

  傳承保護:吳蘇生委員建議加大上塘河沿線風貌整治;王艷芬委員建議在古城開出環線公交; 朱利榮委員則建議加大對古建工匠技術的傳承與保護。

  到中午12時30分,討論還在繼續,徐惠民認真聽取發言,並不時插話及時回應。"做精保護項目,今後可以考慮制定總設計師、總工程師制度","在環古城河一帶,今年將建起綠道系統,把周邊景點都能串聯起來","緩解交通壓力,綜合交通規劃已經提上日程",面對更多來不及發言的委員,徐惠民表示,歡迎以書面形式傳達心聲,凝聚共識建設美麗蘇州。

  市政協副主席蔣來清、王躍山等出席座談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