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保定城變化這幾年
作為一個保定人,你注意到一些很小的生活細節了嗎:社區裡的“15分鐘生活圈”、街道上飄著香味兒的星級免費公廁、安全港灣式設計的公共汽車候車亭,還有路邊“著實高級”的光控式路燈和诙諧的“嘎子陳城管牆體宣傳漫畫”……
在外地人看來,保定的變化更多看到的是周身透著新鮮氣色的樓盤街衢,感受到的是從一處處忙碌的建築工地傳達出的拔節般向上生長的力量——自2000年以來,保定市以路網建設、園林綠化、綜合整治、舊城改造和住宅建設為重點的城市建設,共投入資金150億元,拆遷面積近200多萬平方米,超過了此前50年城建投入的總和。
四年,變化在我們身邊,也許你感受到了,也許你還在感受著……
2001年
還古城一個從前
如果說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 , 那麼老城區就是古城保定的一根臍帶 , 它一端連接著城市的過去,一端通向城市的未來。
當新的世紀翩然來臨的時候,歷史的鏡頭,自然而然地聚焦在正在發生變遷的“老保定”身上。現存的保定老城區是古城漫長歷史的一個縮影和精華。路網改造、園林綠化、形象綜合整治、舊城改造四大工程同時開工 , 一個大手筆在保定古老的版圖上盡情地揮灑著現代人的渴望和激情。
2002年4月規劃部門牽頭制定了《保定城市總體規則》,確定了“點、線、面”的名城保護格局。從此,在全市大規模拆遷和城市建設中,一場搶救、修繕、復原文物古跡的戰役也同步打響。我們驚奇地發現,圍在文物古跡周圍的雜亂無章、且與古建風格不協調的建築物被拆除;西大街又恢復了其青磚小樓的歷史風貌,曾是塵灰滿面的老牌匾、老字號又露出了真容;典型的古民居非但沒有在拆遷中變成斷壁殘垣 , 而是得到修繕和保存……
恢復昔日“蓮池十二景”;再現大慈閣“市閣凌霄”的上谷美景;西大街恢復與保護性整修工程,讓青磚小樓、商鋪林立的西大街重現古城……古城就在一天天的改造中走回到從前,我們又看到了那田田的蓮葉,又感受到了那舊日的繁華……
綠地游園發展快
“去過軍校廣場嗎?快去看看吧,太漂亮了!”當占地22.58公頃的軍校廣場建成時,綠樹成蔭、綠草遍地,音樂噴泉或激昂或舒緩,令大人孩子流連忘返。
“灰頭土臉”,是人們對過去保定市容市貌的形象比喻。就在幾年前,大街上還難見一塊綠地。如今,街頭巷尾的幾十處園林式綠地隨處可見,軍校廣場、人民廣場、河大游園廣場、濱河公園、高區綠地廣場等大型休閒場地均勻分布,而且是一園一景。目前,市區建成區綠地率已由1997年末的12.7%增加到22.51%;到2001年底,人均公共綠地達到了5.18平方米。保定市正在向著省級園林城市的目標邁進。
從2003年起,保定市開始創建文明生態城市,目前,全市148個社區全部建立了“綠色賬本”,哪兒該種樹、該種多少在“賬本”上都一目了然。全市共種植喬木270萬株,累計種植500萬株,建成游園林地46個,居民出門不到500米就可有游園小憩。市區新增片林近1500公頃,人均公共林地達4.91平方米。馬路上是綠色隔離帶、綠蔭自行車道,商店門前是綠蔭停車場,公園內綠蔭匝地,外環路兩側也都種上了至少50米寬的片林……追求和諧之美、營造生態家園正成為古城的新時尚。
2003年,保定市順利通過了國家級優秀旅游城市的審批,現在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我們,真正感到了綠色就在身邊景色就在身邊。
2002年
天然氣走入百姓家
2002年,被成為綠色能源的天然氣走進了保定市民的生活。全市共鋪設輸氣管線400多公裡,8萬多戶居民頭天晚上用的還是煤氣,第二天早起灶上便燃起了天然氣的藍色火焰。一夜之間鳥槍換炮,我們都換上了綠色的高效的能源。
2003年,天然氣擴戶工程取得了成效。在市城管局和燃氣公司等部門的努力下 , 順利實現了新擴戶10275戶 , 新增公福戶17戶 , 新增工業戶5戶的目標 , 並安裝了4台大型儲氣罐 , 鋪設中壓干網30.5公裡。天然氣的擴戶和使用范圍的擴大,對改善市區大氣環境起到了良好的淨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