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觀音寺

觀音寺

日期:2016/12/14 17:33:40      編輯:古建築紀錄

    大悲巖觀音寺位於齋堂鎮沿河城向陽口村北山上。因寺廟建在石巖凹進處,而斜出的山崖又未將寺廟全部蓋住而被當地人稱為“蓋不嚴小廟”。門頭溝區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明代,建築多已圮傾,有山門殿、正殿、東西配殿各三間;右側牆上書有“門頭溝區人民政府一九八一年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字樣;寺內有明清時期碑刻兩座,其中的“萬古流芳”龜趺碑首有雲紋雕刻裝飾,另一通牌為“重建大悲觀音寺碑記”,落款“祟祯歲次辛己孟夏建立”;正殿依山而建,牆體已部分倒塌牆上的壁畫仍有部分留存,顏色艷麗功法自然,依稀看出畫上觀音的蓮花寶坐與座下麒麟;寺後山崖處,有三眼泉水自石刻龍頭流出,現已幾近干涸。

    正殿西側一小跨院,南面有正房三間;寺西有洞額題“群仙塘”;寺東有三合院落玉皇廟,正殿下有石室額題“創修斗閣朝雲洞”大字是民國十七年手跡,正殿下有石室,內有三層石台原來應該供奉神佛,石台上有龍形壁畫;上兩層石階內套耳室,牆上有手洞,應是放油燈處,石室上殘留有正殿,三窟石龛上的仕女畫像線條流暢,體態安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