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府廟
日期:2016/12/14 17:33:13   編輯:古建築紀錄 水府廟又名雙江樓,位於邵陽市沿江橋東頭,資水與邵水交匯處。邵水平時,水勢平緩,春夏之交,雨暴流急,水勢極為凶猛。邵水平時,水勢平緩,春夏之交,雨暴流急,水勢極為凶猛。為寶慶城內居民和資水、邵水船民合資興建,供奉河神,以避水患,祈求吉利。後毀於兵火。現存建築為清道光21年(1841)重修。廟前江畔建有戲樓,每年廟會,祈神唱戲,盛極一方。可惜,這一古老建築,未亡於戰亂,未亡於水火,卻毀於大躍進年代。所幸是廟前戲樓——半入雲古亭,至今尚存。以它為主體,建成水府游園。
游園玲珑,前面曲岸枕河,飛舸流舟。後倚通衢大街,車水馬龍。西南三橋迭映,一派繁華。亭前亭後,兩江波撼夕陽紅,無數風光回望同。
水府廟東側有新辟的臨江公園,這是一座精巧秀雅的小園林。園內一道九曲六十二柱廊,嵌有镂花窗和水波牆,使公園成為一個鬧市中的“洞天福地”。園林東頭的秋月樓金碧輝煌,西頭為秀麗的江鳳亭。園內還辟有荷花池、金龜池假山、花圃等。整個園林將內景與外景巧妙地融匯一體,給人以素雅開朗、小中見大的藝術意境。
為了便於人民群眾休息和游覽,在水府廟紅樓旁,又新建了“秋月樓”、“江風亭”,兩樓之間有長廊相連,回環曲折,十分雅致。憑欄眺望,資水蜿蜒而下。十裡碧波,盡在眼底。小園既有自然之勝,又兼具人工之美了。